中風患者往往面臨著上肢力量減退及功能障礙的挑戰。隨著科技的進步,功能性電刺激(FES)技術正在成為這些患者恢復能力的重要工具。這種技術利用低能量電衝擊使肌肉收縮,從而幫助患者重獲行動能力。實際上,FES 不僅僅是一種治療方法,而是一種新的希望。
功能性電刺激(FES)是一種利用低能量電衝擊來迫使身體運動的技術。它特別適合那些因中樞神經系統受損而癱瘓的患者。這些電刺激使以前無法活動的四肢再次能夠進行抓取、行走或其他日常活動。FES 的目的是幫助患者重新學會如何自主運動,而不是讓他們終身依賴這種設備。
「FES 使中風患者能夠透過電刺激重新驅動他們的神經和肌肉,相當於給予他們再次掌控生活的能力。」
這項技術的運行原理涉及對神經元的電刺激。神經元在受到刺激後會產生動作電位,這是一系列小小的電信號,讓身體的肌肉響應。透過專門設計的設備,這些信號能夠誘發肌肉的收縮,進而影響到行動能力。然而,在設計 FES 裝置時必須謹慎,以避免對組織造成損傷。
在中風的康復過程中,FES 的應用涵蓋了多個方面。例如,在腕部的康復中,循環電刺激被證實可以提高肌肉的力量。具體來說,對於有一定手腕運動功能的患者,8週的電刺激療程能夠顯著提高手部的抓握力量。
「對於中風患者而言,FES 不僅是治療手段,更是一種提升生活質量的有效方式。」
根據多項臨床研究,FES 在減輕肩部疼痛及脫臼等症狀上表現出良好的效果。不僅如此,FES 也能加速運動的恢復,許多患者在接受 FES 治療後,能在至少24個月內維持恢復效果。
隨著研究的深入,FES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與進步,包含了多種系統演算法的應用,像是腦機介面(BCI)和肌電圖(EMG)控制系統。這些技術的發展讓 FES 的應用範圍不斷擴大,特別是在改善運動控制與完善神經回饋的方面。
功能性電刺激技術正在改變中風患者的康復方式,不僅促進了身體機能的恢復,更幫助患者重拾自信與生活的希望。這項技術給予我們反思的機會:在未來,FES 可以如何進一步與傳統療法相結合,以達到最佳的恢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