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興的分子診斷技術中,反轉錄環介導等溫放大(RT-LAMP)逐漸成為關鍵的工具,尤其在疫情和傳染病的快速檢測上,其獨特的優勢使得它在全球公共衛生中扮演重要角色。這種技術不僅簡化了許多傳統的分子檢測過程,也大幅降低了檢測成本,使得它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中也能有效運用。
RT-LAMP結合了LAMP技術與反轉錄的步驟,使我們能夠直接檢測RNA,這對於病毒診斷尤為重要。
RT-LAMP的原理基於其等溫放大的特性,通常在60至65攝氏度的恆定溫度下進行反應,這與傳統的聚合酶鏈反應(PCR)形成鮮明對比。PCR需要經過多次升降溫的循環,而RT-LAMP則僅需一個恆定的溫度,這不僅提升了便捷性,也降低了對專業設備的需求。
在RT-LAMP中,通常會使用兩對或三對引物,以放大目標RNA的特殊序列。這些引物的設計在提高特異性方面起著關鍵作用。透過使用四種不同引物組合,RT-LAMP能夠在目標基因的六個不同區域進行放大,從而增加檢測的精確性。
在引物設計過程中,多數應用中,PrimerExplorer和MorphoCatcher的組合能夠有效提高反應的特異性。
RT-LAMP的檢測產品可以透過簡單的光度測量來觀察,這是因為放大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副產物——焦磷酸鎂。此物質的沉澱可以透過肉眼或簡易的光度設備來進行實時監測,甚至可利用染料如SYTO 9或SYBR綠進行更為準確的定量分析。
與此同時,通過使用金奈米粒子(AuNP)和SSDNA的結合,RT-LAMP還能簡化檢測過程,降低所需儀器的複雜性。此外,pH指示劑如酚紅也可用於RT-LAMP的顏色變化檢測,顯示出這項技術的多樣性和靈活性。
目前RT-LAMP在檢測多種傳染病方面的潛力不容小覷。一些研究已經展開,針對如登革熱、Zika病毒、結核病、瘧疾及COVID-19等病原體進行研究,顯示出達到了有效的檢測結果。特別是在低收入國家,RT-LAMP技術的使用可望提升臨床診斷的效率,減少繁瑣的樣本處理程序。
作為一種相對新穎的技術,RT-LAMP的穩定性和抗抑制性相對於傳統PCR有著顯著的優勢,使得它能夠從最小處理過的樣本中檢測病原體。
儘管RT-LAMP在快速檢測方面展現出了優越性,但其多樣性及應用範圍仍不及PCR。由於LAMP需使用多至六個引物進行放大,因此使得引物設計相對複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更廣泛的分子生物學應用中的表現。
此外,由於LAMP反應過程中無法運用如TaqMan探針等技術,導致該技術在實時多重檢測中仍存在挑戰。引物-引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增加,也可能導致假陽性結果,這都是行業需要克服的問題。
未來,隨著研發進展,結合RNase的放大技術(RHAM)將可能推動RT-LAMP的邊界,實現更高效的檢測。這將有助於將RT-LAMP技術推廣至更多樣的應用領域,特別是在病毒病原體的快速檢測中。
RT-LAMP的有效性及快速性,是否將改變我們對傳染病檢測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