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抗擊瘧疾的戰鬥中,室內殘留噴霧(IRS)成為一項重要的控制策略。這一方法通過在住屋的內部噴灑稀釋的殺蟲劑,來有效地針對蚊子,以減少瘧疾的傳播。根據2010年的數據,有44個國家已經采用了IRS作為主要的防瘧策略之一。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IRS是控制瘧疾的一種有效手段。
WHO的建議告訴我們,IRS與使用滅蚊網(ITNs)和儘快治療確認病例的阿莫地奧蟲素聯合療法(ACTs)共同構成了控制瘧疾的三大主要手段。自2006年起,WHO開始建議在穩定的瘧疾傳播區域採用IRS,這意味著其在策略上的擴大。
WHO建議:國家政府應該引入或擴大針對性的IRS覆蓋範圍,以實現瘧疾控制目標。
為了確保IRS的有效性,必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被噴灑的表面比例、蚊子的行為模式及對殺蟲劑的敏感性等。WHO強調選擇殺蟲劑時必須考慮其對人類及環境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成本效益等因素。
目前,WHO已經批准了13種不同的殺蟲劑用於IRS。不過,對於這些殺蟲劑的成本效益和效果仍存在討論。
根據2010年的Cochrane回顧,IRS能有效降低瘧疾的發病率,與使用滅蚊網的效果相當。
關於不同控制方法的成本效益,2008年的一項研究評估了七個非洲反瘧疾活動的成本效益,其中包括兩項IRS和五項滅蚊網分發活動。結果顯示,所有活動在每個預防死亡的成本上都相對一致,但滅蚊網的成本效益略高於IRS。
對於IRS的有效推行,至少80%的居住單位必須參與噴灑。然若居民拒絕參與,則整個計劃的效果將受到影響。許多居民抵制特別是DDT的噴灑,這主要是因為DDT的氣味及其留下的污漬。這導致一些村民拒絕噴灑或重新粉刷牆面,從而消除了殺蟲劑的殘留效果。
居民們對DDT的反對並非來自外部壓力,而是對其使用的本土抵制。
與其相比,另一種名為擬除蟲劑的殺蟲劑,如氟氯氰菊酯,因其不留可見殘留物而更受居民歡迎。
儘管DDT被WHO批准用於瘧疾防治,但其使用情況仍因各國的政策及居民接受度而異。在某些國家,因其能有效對抗蚊子而被廣泛使用,而在另一些國家,由於環境及健康的擔憂而受到限制。
UNA環境規劃署在2008年強調,DDT的直接成本效益似乎正在減少,這需要進一步的關注和評估。
隨著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許多人開始從傳統住房轉向西方的住宅風格,這使得適合使用DDT的住址越來越少。因此,探索其他可行的殺蟲劑成為必然選擇。
如何在保障公共健康的同時考量環境保護與居民的情感需求,這成為全球衛生政策制定者面臨的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