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71年以來,位於華盛頓D.C.的公共利益科學中心(CSPI)一直是食品行業的積極監察者,致力於推動更安全及健康的飲食選擇。由微生物學家邁克爾·雅各布森以及他的同事們創立,CSPI在幾十年間,透過一系列的倡導和運動,推動了食品標籤的改進和食品安全的立法。
CSPI的核心任務是確保公眾對食品的知識更加透明和可獲取。
CSPI始於醫學和科學背景的創始成員,但隨著時間推移,他們的焦點轉向了營養和食品安全。CSPI的年收約2000萬到1700萬美元,主要來源於其無廣告的《營養行動健康信函》及一些私人基金會的資助。在這樣的資助下,CSPI能夠持續進行營養分析並對食品政策展開批評。
CSPI大力提倡食品標籤的透明化。例如,自1997年以來,商業餐廳針對「低脂肪」或「心臟健康」的標籤必須遵循FDA的特定要求。CSPI在1994年首次將關注的焦點放到了電影爆米花的高飽和脂肪含量上,這一舉動引發了公眾的廣泛關注。
在1975年,CSPI發表的《嬰兒喂養實踐白皮書》引發了寶寶食品產業廣泛的政治討論。
自1970年代以來,CSPI一直致力於改善學校膳食的營養標準。他們與不同學校和地區合作,在早期成功推動禁止在學校販賣汽水和不健康零食的政策。此外,CSPI參與了《健康免餓兒童法案》的立法,該法案旨在提升學校的膳食質量和營養標準。
CSPI推出的食品安全倡議項目旨在減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的風險。該項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推動了2011年簽署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該法案更注重預防和監控食品安全問題。
CSPI長期以來呼籲對酒精的廣告進行限制,並希望在立法上禁止針對年輕人的酒精市場推廣。儘管他們的努力常常遭到強烈反對,但CSPI堅持不懈,努力推進這些問題的討論和政策改變。
CSPI對多種不健康的食品成分和廣告模式提出了嚴正的批評,他們的工作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雖然CSPI在1980年代曾推廣轉脂肪的使用,但隨著新證據的出現,他們迅速轉變策略,成為推動禁用人工轉脂肪的主要倡導者。CSPI接連提出請願,直到最終在2015年成功禁用了部分氫化植物油。
CSPI的工作並不總是平順,對於其提倡的飲食政策,兌現提出了不少反對意見,並被指責為追求政治議程。然而,CSPI堅持從科學出發,探索食品和飲食的健康影響。
CSPI的工作無疑在各個方面影響了食品行業的運作,並推動了更健康飲食的普及。面對行業壓力和營養挑戰,他們的倡導行動是否真的能夠長久維持我們的健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