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ehan症候群,又稱為產後垂體壞死,是在生產過程中因大量出血和低血容量休克所導致的垂體損傷。這種狀況最初是在分娩期間或之後被描述的,會導致垂體功能下降(垂體不足)。儘管此症狀的具體表現形式會因個體差異而異,但有些不尋常的症狀常常被忽略,當這些症狀出現時,女性應該高度警惕可能存在Sheehan症候群的風險。
「在醫學界,許多Sheehan症候群的症狀被認為是非特異性的,這意味著它們可見於許多不同的疾病過程。」
Sheehan症候群的主要病徵來自於垂體損傷,導致其正常分泌的荷爾蒙減少。最常見的初期症狀是產後無法哺乳(無乳症)。此外,由於性荷爾蒙不足,女性可能會出現月經不規則或完全缺乏月經。同時,患者也可能經歷到熱潮紅、性慾減退和乳腺萎縮等現象。
「垂體可以對多種內分泌腺進行調控,因此其損傷可能導致各種內分泌功能的減退。」
患者在初期階段可能相對無症狀,因此常常直到垂體不足的特徵顯現才進行診斷。在某些罕見情況下,Sheehan症候群的患者可能會急性發作,出現不穩定的生命體徵、危險的低血糖、心衰或甚至精神疾病。婦女可能會感到疲勞、體重減輕,以及性慾減退等低荷爾蒙症狀。
此症候群的原因多數是在分娩後過度出血導致的。不過,仍有其他風險因子可能會導致此症狀的發生,比如血液凝固消耗、低血壓以及既有的高凝狀態等。孕期內由於垂體代謝需求下降,導致對血流的要求增加,這樣的變化增加了垂體的損傷風險。
「這一症狀可在產婦失血後的短期內出現,並且與失去的血量不成正比。」
診斷Sheehan症候群的關鍵線索在於識別一種或多種荷爾蒙的缺乏。醫生通常會根據荷爾蒙檢測結果,如 T4、TSH、雌激素等,來進行評估。如果這些檢測結果接近正常範圍,可能需要進行刺激測試來確定垂體是否對下丘腦的荷爾蒙有反應。MRI檢查能夠清楚顯示垂體的結構,並判斷是否存在解剖上的損害。
Sheehan症候群的主要治療手段是荷爾蒙替代療法。根據缺失的荷爾蒙,醫生會為患者量身定制治療方案。靈活運用皮質類固醇能有效處理或預防可能出現的腎上腺危機,這是一個潛在的嚴重合併症。
目前,自身免疫在Sheehan症候群發展中的具體角色仍不確定。有些病例報告顯示,患病者體內存在抗垂體抗體,但並非所有患者都能檢測出這些抗體,使得這種現象產生了疑惑。
然而,Sheehan症候群的易被忽略症狀,可能會在女性生活中產生持久影響。在未來的幾年中,我們是否能更好地了解並識別這一隱秘病症,以減少對母親的威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