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子、分子及光學物理中,磁光陷阱(MOT)是一種利用激光冷卻與空間變化的磁場來創建耀眼的捕獵設備,能夠產出冷卻的中性原子樣本。這種陷阱的溫度可以低至幾微凱爾,這一數值甚至比光子重心極限低兩到三倍。然而,對於一些具有未解決超精細結構的原子,例如7Li,MOT中所達到的溫度將高於多普勒冷卻限。
磁光陷阱是冷卻與捕獲中性原子的關鍵工具,其基本運作原理涉及激光冷卻與磁場相結合所產生的力。
磁光陷阱是由一個較弱的四極磁場與六束圓極化的紅色失諧光束交叉形成的。當原子從陷阱中心的零磁場位置運動時,空間變化的Zeeman位移使原子能級的能量變化進入激光光束的共振範圍,這引發了一種將原子推回陷阱中心的散射力。這就是為什麼MOT能夠捕獲原子的原因。因為這種力來自於光子散射,原子在每次散射中獲得的動量“推動”它朝著運動的反方向,使得原子逐漸冷卻。
磁光陷阱能夠捕獲並冷卻初始速度可達數百米每秒的原子,使其速度降至幾十厘米每秒,這一過程的效率取決於所涉及的原子種類。雖然帶電粒子可以通過佩寧陷阱或保羅陷阱使用電場和磁場的組合來捕獲,但這些陷阱對中性原子並不有效。
兩組反霍爾茲線圈用以生成一個弱的四極磁場。當考慮這些線圈在z軸上分開時,在靠近兩者間的場零位附近,場的梯度是均勻的,並且磁場隨著位置線性變化。假設有一個原子,其基態和激發態分別為J=0和J=1,根據Zeeman效應,這些態將被分割成2J+1個子能級,具有與之相對應的mJ值。
磁光陷阱中的原子能量變化是由於Zeeman效應造成的,這使得原子的能量隨著位置的變化而變化。
這些能級的空間依賴性能量移動,導致當原子離開陷阱中心時,其共振頻率變得更接近激光光束的頻率。因此,當原子偏離中心時,越來越有可能吸收光子,從而獲得向中心的推動。
同時,激光束必須紅失諧於J=0到J=1的轉換,以確保激光光束不會直接吸收,而是通過多普勒效應被調整。這需要為原子的每一個運動方向提供摩擦力,有效地使原子在所有三個笛卡爾坐標軸上都出現冷卻效應。
當原子吸收光子後,它會獲得相對於光子的動量推力。在激光光束的控制下,原子的運動打開出一幅美妙的光譜圖,這幅圖揭示了其運動狀態的各個變化。基於這樣的原理,當原子運動到某一特定點時,它將再度被如光子一般的激光推入冷卻的狀態。
磁光陷阱的成功也依賴於激光的穩定性,這一特性意味著激光的寬度必須小於多普勒寬度。出乎意料的低成本和小型化使得激光二極體成為許多標準MOT的主要選擇。
磁光陷阱的雲是從背景的熱蒸汽或從原子束中負載而來,通常使用Zeeman減速器使其減速以達到捕獲的速度。然而,背景壓力過高可能會導致原子被迅速驅逐出陷阱,因而只有在背景壓力低於100微帕的真空室中,MOT雲才能成形。
雖然MOT的性能在冷卻範圍和原子雲的密度方面受到了限制,但科學家們仍然在逐步探索其極限。儘管自發發射的光子會對冷卻過程產生影響,但也確保持續探索新方法以克服這些挑戰。
如今,磁光陷阱的應用已經延伸到量子計算、精密測量等多個領域,顯示出無限的潛能。隨著研究的深化,我們不禁要思考:在未來,這項技術將如何改變你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