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政府間主義,是由安德魯·莫拉夫契克(Andrew Moravcsik)於1993年提出的一種國際關係政治理論,旨在解釋歐洲整合的過程。該理論基於並發展了政府間主義理論,通過納入新自由主義和現實主義的方面,提供了一種更真實的視角。
自由政府間主義被認為是一種「大理論」,它對中範圍理論進行了綜合。
莫拉夫契克在其書籍《歐洲的選擇》中,詳細描述了從1957年到1992年期間的歐盟整合過程。他指出,歐盟整合的最佳理解方式是將其視為國家領導人所做的一系列理性選擇,這些選擇是對來自經濟利益和強大國內利益集團的約束和機會的反應。
「歐盟整合可以最佳地理解為國家領導做出的理性選擇的一系列。」
自由政府間主義(LI)認為,國家是政治互動中的主要行為者,而歐盟則被視為一個可以透過國家在無政府狀態下進行協商和討價還價的國際機構。雖然國家是主要政治行為者,但該理論將其視為代表性機構,推動社會、文化或經濟相互依賴的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政府間主義的兩個關鍵點:首先,LI是自由的而非現實主義的理論,因此所有國家被理解為代表性機構,旨在促進某些(通常偏見)國內社會團體的意願。其次,LI基於常規的制度理論,認為國家將主權授權或共享於區域機構,以協調其政策並建立可靠的承諾。這一過程是該理論的關鍵第三步。
在某一特定時刻,國家往往是在一個制度化的國際環境中做出決策。
自由政府間主義展示了其在統整和構建實證研究方面的有效性。雖然該理論已被實證研究確認或作為基本控制以定義異常的理論基準,但也遭受了嚴厲的批評。
一般批評認為,自由政府間主義過於專注於大規模的協商和主要決策,缺乏解釋日常決策程序的能力。許多批評者指出,莫拉夫契克早期的著作集中於條約修訂的瞬間和成員國的經濟利益,卻不注重代表歐盟大多數政策的日常政策議程。
莫拉夫契克的理論在解釋日常決策方面顯然具有實用性。
近年來,所謂的「新政府間主義」的出現則重新確認了自由政府間主義的首要地位。此外,雖然莫拉夫契克的學術研究未能對歐洲法院的權力提出詳細的自由政府間主義描述,但只要進行一定的修改,關於歐洲法律整合的自由政府間主義觀點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在當今全球化和互依賴日益增加的背景下,自由政府間主義的框架不僅在認識國際關係及歐盟的運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國與國之間的互動以及社會團體在這一過程中的影響力。我們是否應該重新評估國際關係理論在當前全球情勢中的適用性與靈活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