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交通系統中,快速公路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而位於意大利的自動車道(Autostrade)不僅是這一潮流的開端,也是全球首條專為汽車設計的高速公路。這一歷史性的根基,源自20世紀初意大利社會的變遷和科技的進步。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對於速度的渴望,意大利創造了第一條更適合汽車行駛的快速公路,為後來的快速公路網奠定了基礎。」
自古以來,收取通行費的道路便已存在,從古代的步行者到馬車騎士,通行費一直是行程的必要成本。然而,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高速公路出現在20世紀,當時的意大利正經歷著工業化的浪潮,交通需求急劇上升。
1921年,意大利政府初次授權皮耶羅·普里切利(Piero Puricelli)建設一條公用高速公路。透過詳細的規劃與大型施工,這條道路於1924年開工,並於1926年完工,成為世界上第一條專為汽車設計的高速公路——“湖泊公路”(Autostrada dei Laghi)。此道連接了米蘭與科莫湖及馬焦雷湖,奠定了意大利公路交通的重要里程碑。
「這個創舉不僅標誌著意大利快速交通的開始,也為全球其他國家的道路設計提供了參考。」
意大利的成功使得其他國家相繼跟進,希臘於1927年開始向用戶收取城市間通行費,隨後法國、西班牙及葡萄牙等國,在1950及1960年代也開始快速推進其高速公路網絡的建設,大多依賴特許經營的模式。
意大利的自動車道系統主要由兩種收費系統控制:封閉式與開放式系統。在封閉式系統中,司機進入高速公路時需領取通行票,並根據出出口時所顯示的金額支付費用。而在開放式系統中,則根據車輛類型及行駛距離決定收費標準。
「通行費的設置不僅是交通資金的重要來源,也是促進基礎設施發展的手段。」
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子收費系統逐漸取代傳統的手動收費方式。許多現代高速公路利用電子收費收集系統,使得司機無需停車,透過車載設備直接進行付款,這不僅提升了效率,也減少了交通延誤的問題。
然而,作為收費系統的一部分,快速公路也面臨著不少挑戰。其中最常被提及的批評是,使用者必須同時支付燃油稅及通行費,讓某些駕駛者感受到被迫“雙重支付”的不公。更有甚者,擔心這些通行費用是否會用于未來的基礎建設維護,或是僅用作地方政府的籌資手段。
「高速公路的發展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但如何在收費與交通便利性之中取得平衡,仍是未來需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自2000年代以來,隨著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加劇,倫敦等城市也陸續開始實行收費政策,企圖通過提高通行成本來控制車流量。未來的道路交通系統,除了需要科技的持續進步外,更需要制度上的完善,才能更好地服務社會需求。
回顧意大利的發展歷程,您認為,未來的交通系統應該如何平衡收費與使用者的權益,才能獲得更廣泛的社會支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