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硫(Thionyl chloride)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SOCl2。這種液體呈無色,稍具刺激性氣味,並具中等揮發性。氯化硫主要用作氯化試劑,其每年產量約為45,000噸(50,000短噸),但偶爾也作為溶劑使用。然而,這種化合物具毒性,與水反應會釋放出有害物質,而且根據化學武器公約,氯化硫也被列為可能用來生產化學武器的物質。
氯化硫有時會與二氧化硫氯化物(Sulfuryl chloride)混淆,但這兩種化合物的性質有著顯著差異。氯化硫是氯離子的來源,而二氧化硫氯化物則是氯的來源。
氯化硫的主要工業合成方法是將三氧化硫(SO3)和二氯化硫(SCl2)反應。這一合成方法可通過加熱“油酸”(oleum)來適應實驗室環境,將三氧化硫緩慢蒸餾進入冷卻的二氯化硫瓶中:
SO3 + SCl2 → SOCl2 + SO2
還有其他幾種合成方法,包括從五氯化磷(Phosphorus pentachloride)或氯和二氯化硫的反應中生成氯化硫。
氯化硫採用三角錐的分子幾何形狀,屬於Cs分子對稱系統。這種幾何形狀是由中心的硫(IV)原子的孤立電子對造成的。固態氯化硫會形成單斜晶體,其空間群為P21/c。
儘管氯化硫的貯存壽命較長,但“老化”樣品會發展出黃色,這可能是由於形成了二硫二氯化物。
氯化硫主要用於工業生產有機氯化合物,這些氯化合物通常是製藥和農化學品的中間體。與其他試劑(如五氯化磷)相比,氯化硫的副產品(HCl和SO2)是氣體,這簡化了產物的純化過程。
氯化硫與水的反應是放熱的,生成二氧化硫和鹽酸:
SOCl2 + H2O → 2 HCl + SO2
此外,它還能與醇反應生成烷基氯。如果醇是立體幾何異構體,則反應通常通過SNi機制發生,並保持立體結構。
氯化硫是一種高反應性的物質,接觸水或醇時會劇烈產生鹽酸,並被列為《化學武器公約》下的監管物質。這意味著其能被用於生產神經毒劑以及其他危險化學品。
氯化硫的技術在1997年火星探測器Sojourner上被使用,但這種技術的安全性和成本高昂,限制了其廣泛應用。
因為其能夠用於生產危險化學物質,氯化硫不僅在化學工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時也引發了許多關於安全與政策的討論。在這樣的背景下,社會對於氯化硫的認識是否還不夠深入,以至於我們能否充分理解其潛在的危險性和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