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飲食的潮流興起,各種超級食品受到廣泛關注,其中奇亞籽無疑是一顆閃亮的明星。它是來自於薄荷科花卉植物Salvia hispanica的可食用種子,歷史悠久,早在阿茲特克文明時期就已被大規模種植。而現在,在歐洲市場上,奇亞籽的地位正逐漸受到重視,但卻因其在歐盟的特殊分類而引發爭議。
奇亞籽的小巧外形及獨特的水合特性,使其在食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能夠吸收自身重量12倍的液體,形成一種黏稠的膠狀物質,這是其在飲食中被廣泛使用的主要原因。據考古學者的研究,奇亞籽曾是阿茲特克人飲食中與玉米、豆類並肩而立的重要食材。
奇亞籽在阿茲特克文化中,有著與玉米相同的重要性,甚至被認為是第三重要的作物。
根據歐盟的規定,奇亞籽被歸類為“新型食品”。這是因為它在1997年5月15日之前在歐盟內沒有顯著的消費歷史。這項規則使得奇亞籽在食品產品中的使用受到限制,例如它最多只能佔麵包產品的5%。此外,所有預包裝的奇亞籽必須標示每日攝入量,通常建議不超過15克。
當前在歐盟市場上販售的奇亞籽大多來自南美及中美洲國家,進口過程中必須經過檢驗,以確保其農藥、污染物及微生物標準符合規定。這一規範不僅保護了消費者,也促進了相對安全的食品供應鏈。
對於奇亞籽的健康益處,目前的初步研究仍然為數不多且結論不明朗。2015年的一項系統評價顯示,大部分研究沒有證據表明奇亞籽消費對人類心血管風險因素有顯著影響。然而,沒有證據表明奇亞籽在與處方藥物的相互作用上會有不良影響,這對不少健康飲食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除了在健康飲食中的崛起,奇亞籽在流行文化上也擁有一席之地。奇亞寵物(Chia Pet)是一款可愛的陶土小雕像,用於種植奇亞籽,隨著時間的推移,種子發芽成為“毛發”樣的綠色植物,成為80年代的文化現象。根據統計,2007年美國售出了約50萬隻奇亞寵物,截至2019年累計達1500萬隻,顯示其持久的吸引力。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奇亞籽在全球市場的前景無疑是光明的。隨著更新的科學研究和對新型食品規範的適應,奇亞籽或許在未來能夠更廣泛地被接受與食用。然而,是否所有人都能夠接受奇亞籽這一健康食品的滋味,還需時間來驗證與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