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疫情與市場變化的背景下,印度打車公司Ola決定重返本土市場,並於2024年改名為Ola Consumer。這一舉動讓許多人感到驚訝,因為僅在茁壯發展的幾年內,Ola已經拓展到包括英國、澳洲和新西蘭等海外市場。面對數字化生活的優勢與挑戰,這家公司為何要回到印度市場呢?
“Ola的出發點是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並且在國內市場中擁有強大的競爭優勢。”
Ola成立於2011年,由巴維什·阿嘉瓦爾(Bhavish Aggarwal)和安基特·巴蒂(Ankit Bhati)共同創辦。在創建Ola之前,他們便已經開設了Olatrip.com,專注於行程安排的服務。隨著對於即時打車需求的增長,他們轉型為Ola Cabs,成為印度最具份額的打車平台之一。
Ola在超過250個城市運營,並吸引了大型風險資本投資者,如軟銀等。通過不斷擴展服務範圍,Ola也涉足了食品配送和金融服務等新業務,其中Ola Foods及Ola Financial Services分別集中於餐飲配送和金融產品的開發。
“我們持續尋求創新並提供符合本地需求的服務,這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隨著公司從海外市場紛紛退出,Ola的目標明確:重心將放在印度市場中。在2024年初,Ola宣布退出英國、澳洲及新西蘭市場,並將其資源調整到印度。這些市場在過去的競爭中表現不佳,公司的財務負擔及市場份額都遭受了打擊。
在被迫改變戰略的同時,Ola在本土的競爭壓力以及市場需求的變化也是主要考量因素。隨著家庭和企業需求轉向線上打車等便捷服務,Ola瞄準了這一潛力巨大的市場,真正打算做出改變。
“重返印度市場意味著我們有機會重新定位,並利用本土化的優勢。”
具體而言,Ola打算進一步擴大其服務範圍及基礎設施,推動Ola Maps的使用以取代谷歌地圖,並推進Ola Electric的電動滑板車計劃,從而加強對綠色交通的承諾。在9月的財報中,Ola宣布其營業利潤在2020-2021財年達到了90億盧比,這顯然為未來的攻勢奠定了信心。
Ola在市場上面臨的挑戰不僅來自傳統的競爭對手,如Uber,還有如印度Zomato及Swiggy等進入食品交付領域的企業。基於過去數據分析,Ola的食品配送領域逐步成為其核心增長點之一,儘管其歷史上在該部門面臨過數次波折。
“每一次變革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我們的用戶,這是我們始終不變的初衷。”
反映在Ola的章程中,這次重返本土市場的轉型正是回應消費者的需求與市場的變革。以擁抱革新回歸本土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決策,但從過往數年的發展趨勢來看,Ola或將利用本地化服務的優勢,迎接未來的挑戰。
在全球擴張的進程中,Ola面臨的不僅僅是業務的重新布局,還包括消費者行為的變遷、技術的進步及激烈的商業環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Ola的重新出發,都市民的打車需求是否能夠重新獲得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