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十七,原名路易-查爾斯,法國路易十六與瑪莉-安托瓦內特的次子,雖然身處議會爭鬥與社會動亂的時代,卻無法逃脫生死的命運。在1814年波旁復辟的時候,路易十七的名號成為了人們心中未解的謎團,究竟這位小王子為何未能成功逃脫命運的枷鎖?
在他父王路易十六被處死後,路易十七即便在名義上繼位,卻也未能實際登基。
生於1785年的路易-查爾斯,命運自一開始就充滿了波折。在他四歲時因為兄長路易-約瑟夫去世,他被迫承擔起王儲的角色。隨後,法國革命的浪潮將他和家族都推入了無盡的黑暗之中。
1791年,隨著革命形勢的惡化,路易十七的家庭企圖逃脫。他們的逃亡計畫於6月21日展開,史稱“瓦倫之逃”。然而,這一計畫的失敗,使得原本不堪的家庭境況更加雪上加霜。在逃亡過程中,家族因認出而被捉回,路易十七被迫在巴黎的圖伊勒里宮囚禁。
那些革命者對王室的恨意達到了頂點,這使得逃脫變得更加難以實現。
在隨後的數年內,路易十七的生活逐漸惡化。1793年,他被迫與母親分開,交由一名名叫安托瓦內·西蒙的鞋匠監護。據說西蒙的夫婦對小王子的虐待傳聞四起,儘管具體情況存在爭議,他的生活環境卻無疑是十分悲慘。在審判、虐待和孤獨中,路易十七的生存變成一場與死神的博弈。
雖然有不少企圖幫助他的陰謀出現,如貝爾絲與波拿巴的支持者。但是,即便在最艱難的時刻,路易十七的支持者們依然無法突破革命政府的重重阻礙。1795年,他的健康狀況惡化,至此家族的希望再度破滅。
小王子於1795年6月去世,享年十歲,他的死無疑是法國王室的結束。
路易十七去世後,許多謠言四起,聲稱他在逃亡中活了下來,這些故事成為流傳至今的“失落的王子”的傳說。許多自稱路易十七的冒名者出現,甚至在1814年復辟時,若干人聲稱自任為被遺忘的王位繼承者。
路易十七不僅是一位未曾真正執政的王子,更是一段歷史的象徵。透過他的故事,我們對於權力、自由和個體命運的思考愈加深刻。當我們回顧這段悲劇的歷史時,值得思考的是:在歷史的洪流中,有多少其他未被記錄的故事與命運,被時間永遠遺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