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是一種濃縮的疏水性液體,含有來自植物的揮發性化合物。這些芳香油亦被稱為揮發油、以太油或普通植物油,如丁香油。精油的「本質」意義在於,它包含了植物香氣的精髓,也就是它們所提取的植物所特有的香味。在這裡使用的「基本」一詞並不意味著人體需要或利用,而是指這些油所代表的植物的特質。
精油的提取通常透過蒸餾,不過也有其他方法如冷壓、溶劑萃取和樹脂採集等。香水、化妝品、香皂及清新劑等產品中都會使用精油,不僅能提供香氣,也常用於食品調味及家居清潔產品中。精油常用於芳香療法,這是一種將療癒效果歸因於芳香化合物的替代醫療形式。雖然芳香療法可能有助於放鬆,但並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它能有效治療任何疾病。
然而,精油的不當使用會導致過敏反應、慢性發炎和皮膚刺激等危害,特別是對於兒童来说,其中毒風險更高。
大多數精油如薰衣草、薄荷、茶樹油等都是通過蒸餾提取的。原材料——花、葉、木材、樹皮、根、種子或果皮——會被放置在蒸餾器中,並加入水加熱。當水成為蒸汽,蒸汽穿過植物材料時,就會揮發出揮發性化合物。這些蒸汽會經過冷卻裝置凝結成液體,並在接收器中收集。大多數精油會在單一次的過程中蒸餾完成,部分如依蘭依蘭則需要透過分餾蒸餾以達到精純。
除了蒸餾之外,精油的提取還包括以下方法:
表達法
:大多數柑橘類果皮精油通過機械冷壓提取,這是一種成本低且產量高的方法。溶劑萃取
:對於一些花朵來說,因為油量過少不易進行表達,因此常使用如己烷或超臨界二氧化碳等溶劑。超臨界流體萃取
:這種方法能避免石油化學物質殘留,且保留更多的風味成分。雖然精油在多種產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攝入過量的精油可能會導致中毒。各種精油的藥理作用極為多樣,有些甚至可能導致接觸性皮炎。近年來,澳洲的柚子和尤加利等精油引起了一些中毒案例。
根據報導,2014年至2018年期間,新南威爾士州報告了4,412起中毒事件。
芳香療法利用精油的香味成分進行自我保健,但科學研究顯示,這些香味化合物並不能真正治癒慢性疾病或其它健康問題。許多研究存在許多方法學上的錯誤,因此儘管芳香療法在某些文化中受到了推崇,但其療效仍受到質疑。
接觸精油可能會引起接觸性皮炎,而某些精油對孕婦及兒童或會造成危害。特別是有些精油對年輕的孩子來說更具毒性,且不同於成年人。專業人士建議,使用精油務必遵循安全指導,以避免健康風險。
精油的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被用作香氣、治療及增強生活品質的材料。雖然現代技術使我們能更精確地萃取這些神秘的植物精華,但相關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因此,在享受精油的美好香氣與潛在效益時,我們應該以什麼態度來面對這些來自自然的禮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