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ether是一支來自南非的搖滾樂團,以其獨特的音樂風格和富有情感的歌詞而聞名。該樂團於2007年推出了他們的第四張錄音室專輯《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aces》。這張專輯不僅在南非和瑞士的發行日為2007年10月19日,全球範圍則是在10月23日發售,也標誌著樂團成員進行了一些重要變動,特別是失去了原主音吉他手Pat Callahan。這些變化似乎在專輯創作過程中,我們能夠感受到樂團的情感深度。
“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aces是我們迄今為止最喜歡的專輯,並且能確保你們也會如此。”
在《Karma and Effect》與《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aces》之間,主唱Shaun Morgan與Evanescence主唱Amy Lee的關係破裂,這場分手是因為Morgan的酒精成癮問題。Morgan在2006年7月底自我入院治療,這段艱難的經歷讓他重新思考生活和音樂的意義,他將從這段關係中的痛苦轉化為創作的靈感。
這張專輯的錄製過程中,樂團成員開始重視旋律的創作。Morgan分享道,他們想要探索更有音樂性的音樂方向,而不僅僅是以往的重搖滾風格。
“我們可以重搖滾,但我們同時也想創作能與其他歌曲競爭的歌曲。”
這張專輯中也充滿了多種情感的表達,例如直面人生的挫折以及尋找真實自我的掙扎。專輯的主打歌之一《Fake It》針對現代社會中缺乏真實性做出了深刻的反思。
專輯首次亮相即在美國Billboard 200排行榜上排名第九,首週銷售了56,900張,並於2020年獲得白金認證,證明其銷量達到100萬單位。這張專輯也是樂團在南非唯一獲得的金碟認證,這一成就反映了他們在家鄉市場的影響力。
專輯中有三首單曲《Fake It》、《Rise Above This》和《Breakdown》,均成功進入了前十名的排行榜,即便在專輯發布之初受到了一些負面評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Rise Above This》,這首歌是Morgan為其兄弟所創作,寄托了他的感情與支持。
“我想人們如果不努力追求自我,最終只會自取其辱。”
專輯封面設計由David Ho創作,其繪製的角色“Candice the Ghost”成為這張專輯的象徵。这种视觉风格与专辑的主题紧密相连,反映了乐团经历的阴暗与光明交织的瞬间。
透過《Finding Beauty in Negative Spaces》,Seether不僅展示了其音樂上的成長,還表達了個人生活中遭遇的掙扎與希望。每首歌曲都像是一次心靈的旅程,讓聽眾反思自己的生活與挑戰。回顧這張專輯,或許我們應該思考:在困境中,人們究竟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