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溫環境下,如何保護關鍵機械部件免於損壞?熱障塗層(TBCs)成為了現代工程中的理想解決方案,特別是在航空航天與汽車工業中,它們被廣泛應用於渦輪發動機及排氣系統等部件,以承受極端的熱負荷。
這些厚度自100微米至2毫米的熱障塗層,憑藉其卓越的熱絕緣性,成為了高溫環境中關鍵部件的守護者。
熱障塗層的主要功能是隔熱,這讓其能夠在高於金屬基材熔點的工作溫度下運作,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基材的熱暴露,從而延長部件的壽命。作為一種先進的材料系統,熱障塗層不僅能夠減少氧化與熱疲勞,還能支持更高的運行溫度,這使得其在需求日益增長的高效引擎中,成為了無法或缺的技術。
要保證熱障塗層在激烈的熱機械環境中表現良好,必須滿足多項要求。這些包括高熔點、相穩定性、低導熱性和化學惰性等。在多層結構中,通常包括金屬基材、金屬粘合層、熱生長氧化物(TGO)和陶瓷上層。其中,陶瓷上層通常由穩定的鋯石(YSZ)組成,其在正常運行溫度下表現出極低的熱導率。
陶瓷涂层通过创造最大热梯度,确保下层始终保持较低温度,但当温度超过1200 °C时,YSZ会因相变导致涂层开裂。
雖然熱障塗層在保持部件性能上的潛力巨大,但其失效機制卻相對複雜且難以預測。主要的失效原理涉及熱生長氧化物層的增長、熱震和上層塗層的燒結。這些失效原理在熱循環過程中會逐漸累積壓力,導致失效。
熱生長氧化物層的增長引入的壓力,對於長期運行的部件可造成傷害,從而導致失效。
除了熱生長氧化物的形成,熱震所導致的應力在發動機起停過程中也會顯著影響熱障塗層的耐久性。隨著熱循環的頻繁,這些壓力會導致塗層材質內部出現裂紋,最終形成層間剝離,極大地影響了涂层的功能性。
目前市場上,除了YSZ之外,還出現了其他多種熱障塗層材料,例如硼化鋯和釤鋯酸鹽等,它們在高於1200 °C的環境中展示了出色的性能。在汽車與航空產業中,這些塗層不僅保障了部件的耐高溫性能,還提高了整體燃料效能,使得涂层應用變得越來越普遍。
透過改良的熱障塗層,工程師能夠設計出更輕便且高效的發動機,從而實現效能上的顯著提升。
在汽車應用中,熱障塗層已被廣泛用於排氣系統中,用來控制熱量散失,減少引擎艙的工作溫度。而在航空航天領域,它們則被用於保護高溫超合金材料,防止熔化與熱循環的影響。
隨著對更高效和耐久的引擎需求持續增長,未來的熱障塗層技術也必然將進一步發展。這包括新型塗層的研發及其加工方法的創新,旨在提升熱障塗層的熱導率及其耐熱性。更多的研究者正在尋求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以對抗高溫環境帶來的挑戰。
那麼,在未來的高科技領域,這些熱障塗層又能為我們帶來怎樣深遠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