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皮是木本植物的莖和根的最外層,這些植物包括樹木、木質藤本和灌木。樹皮這個詞概括了所有位於維管形成層外的組織,並不是一個技術名詞。樹皮覆蓋著木材,主要包括內樹皮和外樹皮。內樹皮在老化的莖中是活的組織,而外樹皮則是覆蓋在莖表面的死組織,還包括最外層的圍檔和所有在圍檔外側的組織。
根據研究,樹皮上的外層被稱為rhytidome,它主要由死細胞組成。
樹皮的結構從外到內分為數個層次,包括樹皮、圍檔、皮層、韌皮部、維管形成層及木質部等。這些結構獨特且各具功能,讓樹木能夠有效地生存和茁壯。
樹皮只有在木本植物上存在,草本植物和年輕植物的莖則缺乏樹皮。成熟的木質莖的層次分布從外到內可以清晰地區分。這些層次的結構不僅能耐受外部環境的侵害,還能防止水分流失。樹皮中的皮層功能上類似於植物的護盾,對於病原體的入侵具備很強的防禦性。
樹皮的內層組織,例如韌皮部,主要負責運輸養分,而木質部則負責水分的運送。
樹皮的各種功能,不僅包含對外界的物理保護,還涉及其內部結構的維護。它是植物的重要屏障,尤其對真菌等病原體。研究顯示,當樹皮受損,植物更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
例如,樹皮的包含韌皮部和木質部的組織能夠有效地保持植物的水分及養分的運輸,因此保護這些層次可直接影響植物的生命週期及生長。
樹皮的化學成分可占木本植物重量的10%至20%,其主要成分包括各種生物聚合物、單寧、木質素及多醣類。單寧在樹皮中所占的比重高達40%,對其耐久性及防腐性具有重要意義。樹皮不單是植物的保護層,還利用於多種產品的製作,在一些文化中,其乃至於食物的來源。
在北歐,樹皮常被用來製作面包,尤其是添加了黑松或白樺樹的內樹皮。
樹皮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如霜裂和陽光灼傷等,生物因素如啄木鳥和蛀蟲的侵襲也會造成損害。在某些情況下,植物能夠通過產生癒合組織來自我修復。然而,不同植物的修復能力差異很大,有些植物能夠快速癒合,有些則留下明顯的傷疤。
例如,某些樹木能夠分泌樹脂來密封受損的部位,以防止疾病和昆蟲的侵入,而另一些植物則對外部驚嚇的反應較慢,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回復到健康的狀態。
在某些社會和文化中,樹皮不僅僅是植物的一部分,更是生活的要素。從傳統織物到器具製作,樹皮被廣泛應用。歷史上,樹皮被用來製作船只的外殼、鞋子,甚至是背包等工具。
在當代,樹皮的利用已經延伸到現代工業,許多產品的開發中使用了樹皮材料,如軟木和香料,這些發現突顯了樹皮的多樣性及其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角色。
樹皮的結構及其用途有如自然的奇蹟,它不僅保護著植物自身,更在生態系統中擔任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樹皮的豐富內涵和多樣性帶給了人類無數的靈感,你想了解哪些樹皮的用途或結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