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們最近在快速掃描循環伏安法(FSCV)這項技術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這一方法能夠在數毫秒內捕捉神經傳導物質的變化。這種電化學技術以其驚人的掃描速率(高達1×10^6 V·s−1)和精確的時間解析度,為生物系統中神經傳導物質、激素和代謝物的檢測提供了新的可能。
快速掃描循環伏安法的應用範圍極其廣泛,涵蓋了從小鼠到人類的多種生物學模型,為我們提供了即時的生化反應數據。
在快速掃描循環伏安法中,微型碳纖維電極被插入到活細胞、組織或細胞外空間。該電極快速抬高和降低電壓,形成三角波形的電壓變化,當電壓處於適當範圍(通常是±1伏特)時,感興趣的化合物會反覆氧化和還原。這將導致溶液中的電子運動,最終產生小的交變電流(納安培級別)。
化學專一性、高解析度以及非侵入性探頭使FSCV成為檢測在體內變化的化學濃度的強大技術。
這種技術在偵測化學物質的波形圖方面具有獨特性,能夠生成電壓對電流的Plot,並根據時間推算出溶液中化學物質的濃度變化。FSCV 的化學專一性源於還原電位,每種化合物都有其獨特的還原電位,因此可以設定交變電壓以選擇特定的化合物進行測量。這使得FSCV能夠同時測量多種具有正負還原電位的生物化合物。
FSCV的優勢在於其高解析度和非侵入性的特性,這使得它能夠在活體內進行實時化學變化的監測。然而,該技術的應用也面臨一些挑戰,例如電壓和電流範圍的限制,以及僅能進行差分測量的局限性。由於基準電流受到pH等因素的影響,長期測量後基準值會出現漂移,而電極的年限也對數據準確性有影響。
儘管FSCV具有限制性,但該技術的優越性足以為相關領域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FSCV在動物模型中成功用於檢測多巴胺等神經傳導物質的濃度變化,並能夠獲得高達1 nM的靈敏度。在從動物行為中觀察多巴胺的變化時,10 Hz的獲取速率足夠快,以采樣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和清除動態。
通過FSCV的監測,研究者們能夠了解多巴胺的動態在決策過程中的編碼作用,這對於理解行為背後的神經機制至關重要。
此外,FSCV也用於研究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和血清素等其他單胺類神經傳導物質的釋放與動態。這些研究不僅推進了我們對神經傳導物質功能的理解,也為藥物作用的研究提供了新手段。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FSCV在神經科學、心理學及藥理學等多個領域的應用潛力將會進一步擴大。未來的研究可能圍繞改進探頭設計以提高數據解析度、擴大可以檢測的化學物質範疇,以及在非侵入性更強的設置中實現實時檢測能力等方面展開。
快速掃描循環伏安法不僅步入了生物醫學研究的新時代,更可能成為探索生物信號及其背後機制的重要工具。
隨著這項技術繼續發展,我們不禁思考,它是否能夠解開更複雜的生物學謎題,並推動現代醫學的革命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