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河(俄語:река Москва)流經俄羅斯西部,是一條歷史悠久且意義深遠的河流。從生成於莫斯科以西的140公里處開始,河流朝著東方穿過斯摩棱斯克州和莫斯科州,進入中央莫斯科。最終,它在距離莫斯科110公里的科洛姆納市注入奧卡河,奧卡河又是伏爾加河的支流,伏爾加河則流入了裡海。
根據近年的研究,目前的莫斯科河河床大約在12000年前形成。這條河不僅對芬尼克部落有著重要的影響,也是斯拉夫部落(如維亞季奇部落)的起源地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莫斯科河在歷史上演繹出了一系列的故事,深深影響了周圍社會和文化的發展。
關於「莫斯科」這個名稱的來源,學者們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其中最被廣泛接受的解釋是,該名稱源自原始巴爾托-斯拉夫語的根 *mŭzg-/muzg-,意思是“濕的”,這使得「莫斯科」可能代表一條濕地或沼澤中的河流。
這個名稱的對應詞包括俄語的 музга(音譯為 muzga,意指“水潭”)、立陶宛語的 mazgoti 和拉脫維亞語的 mazgāt(意指“洗澡”)、以及梵語的 májjati(意指“溺水”)。
例如,在許多斯拉夫國家中「莫斯科」也是一個常見的姓氏,在俄羅斯、保加利亞、烏克蘭和北馬其頓等國家尤為普遍。此外,波蘭有一個名叫「Mozgawa」的地名與之類似。
莫斯科河的總長度為473公里,流域面積達17600平方公里。它的垂直落差為155米,河流深度在莫斯科市界以上最深可達3米,而在市界以下則可達6米。該河通常在十一到十二月間結冰,並且在每年三月底開始解凍。
根據一些測量數據,莫斯科市中心的絕對水位平均為120米,而1908年的洪水則創下了127.25米的歷史最高水位。
莫斯科河的主要支流有許多,水源的成分大致為61%來自融雪,12%來自降雨,27%則來自地下水。隨著1932年至1937年間莫斯科運河的完工,莫斯科河也開始引入來自上伏爾加河的水,這改變了商業航運的格局,解決了以往因夏季乾旱所導致的航運中斷問題。
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位於莫斯科河的岸邊。此外,河流還流經莫日艾斯克、茲維尼哥羅德、茲胡科夫斯基、布朗尼茨和伏克列斯延斯克等城鎮。在莫斯科市城市界限內,有49座橋橫跨莫斯科河及其運河;其中第一座石橋,波爾肖耶·卡門尼橋,建於1692年。
在莫斯科的城市範圍內,運河的建設創造了一系列島嶼。這些島嶼中有些有著俄語名稱,而有些則沒有。主要的常駐島嶼包括:西至東的塞雷布里亞尼·博爾(Serebryany Bor)和巴爾丘格島(Balchug Island)等。
莫斯科河上擁有一艘冰破船艦隊,這些船隻的航程從烏克蘭酒店及果爾基公園到新斯巴斯基修道院,旅程的時長範圍在1.5至3小時之間。
莫斯科河的故事不僅在於其天然之美,更是在流域內形成的豐富歷史文化。莫斯科河在俄羅斯歷史的演變中承擔了重要角色,造就了無數與水有關的故事。
這條河流帶著濕潤與生命的象徵,對於莫斯科及其周邊地區的影響無所不在。那麼,這條「濕地河」又將在未來如何影響它的周遭環境和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