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卑斯苔原是一種自然區域或生物群落,由於其位於高海拔地區,沒有樹木,並伴隨著嚴酷的氣候。隨著位置的緯度接近於極地,阿爾卑斯苔原的臨界海拔越來越低,最終達到海平面,並與極地苔原融合。這種高海拔帶來的氣候不適合樹木生長,因此阿爾卑斯苔原在森林下緣過渡到亞高山森林;在森林苔原交界處出現的小樹林稱為「彎曲樹林」(krummholz)。隨著海拔的上升,阿爾卑斯苔原最終到達雪線,保持著夏季的雪和冰。阿爾卑斯苔原遍佈全球的山脈之中。
阿爾卑斯苔原的植物群主要由矮灌木組成,因為這裡的冷氣候和惡劣的環境條件限制了植物的生長。
阿爾卑斯苔原出現在任何緯度的高海拔地區。全球許多高山草原和灌木叢生態區域中都包含有阿爾卑斯苔原。在北美的北美科迪勒拉山脈及北阿帕拉契山脈的部分地區,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山,南美的安第斯山,非洲的東非裂谷山脈,澳大利亞的雪山,以及新西蘭的南島和斯堪的納維亞山脈都擁有廣泛的阿爾卑斯苔原分布。
阿爾卑斯苔原通常位於樹線之上,形成在山脈的高峰、坡道和脊上。
阿爾卑斯氣候是阿爾卑斯苔原的平均氣候。當海拔越高,氣候將越冷,這一特徵由「垂直溫度遞減率」來描述:隨著海拔上升,空氣往往會變冷,因為擴張導致降溫。在阿爾卑斯苔原中,樹木無法忍受極端的環境條件。
通常,高海拔的生長季節範圍在45到90天之間,平均夏季氣溫約在10°C。
由於阿爾卑斯苔原的環境面臨強烈的輻射、風、寒冷、雪和冰,該地區的植被通常緊貼地面,主要由多年生草本植物、莎草和草本植物組成。這些植物經過了多年的演化,逐漸適應了苛刻的生存環境。透視下可見,在潮濕與乾燥之間,僅僅在幾碼的地方就朦朧著生態環境的變化。
阿爾卑斯苔原的物種豐富程度極高,當地植物的多樣性直接關係到人類的飲食來源。
由於阿爾卑斯苔原位於地球上的不同地區,因此沒有一種動物物種能夠普遍適應所有的阿爾卑斯苔原地帶。然而,常見於阿爾卑斯苔原的動物包括凱亞(kea)、土撥鼠(marmot)、山羊、和雪豹等。在這些山脈的苔原上,生物的適應表現出了多樣性,其生存技能正是環境挑戰的產物。
阿爾卑斯苔原與極地苔原的融合行為是全球變化的一部分,這種現象不僅影響生態系統的結構,還影響了植被和動物的分佈。隨著氣候變遷的推進,這種生態區域的演化將會是未來研究的焦點。考慮到氣候變化的影響,這讓我們不禁思考,阿爾卑斯苔原與極地苔原的邊界又將如何繼續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