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質(Grey Matter)是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主要由神經細胞體、神經纖維、膠質細胞、突觸和毛細血管構成。與之相對的是白質,白質主要由長距離的髓鞘化神經纖維組成。這些組織之間的顏色差異主要源於髓鞘的白色。在活組織中,灰質呈現淡灰色,並帶有微微的黃色或粉紅色,這是由毛細血管和神經細胞體造成的。
灰質主要出現在大腦、腦幹及小腦中,也遍布整個脊髓。它位於大腦半球的表面(稱為大腦皮層)及小腦皮層中。此外,灰質也存在於大腦的深處,如丘腦、下丘腦、基底神經節及小腦內的深核區等。
灰質在脊髓中被稱為灰柱,呈“H”形分布,包含前灰柱、後灰柱和側灰柱,左右兩側由灰質連合連接。
灰質承載著大腦大部分的神經細胞體。這些區域涉及肌肉控制、感官知覺(如視覺和聽覺)、記憶、情感、語言、決策及自我控制等功能。
在脊髓中,前灰柱包含運動神經元,負責肌肉的運動;後灰柱則是感覺神經元的突觸點,接收來自身體的各種感官信息。
過量飲酒與灰質體積的顯著減少有關係。短期的大麻使用與灰質或白質無明顯變化相連,但多年的長期使用則與海馬體、杏仁核及前額皮層灰質體積的減少相關聯。長期大麻使用還與白質的完整性變化有關,特別是青少年和早期成年人中。
研究表明,冥想可以改變灰質結構;而經常玩動作類電子遊戲可能會增加海馬體的灰質。
在現行的拉丁解剖學術語中,灰質被稱為“substantia grisea”。相關的法語單詞“gris”意為“灰色”。此外,“substantia cana”也可用來描述灰質。
隨著我們對灰質的研究不斷深入,了解它如何影響我們的智力及整體健康變得尤為重要。這究竟會影響我們對神經科學及心理學的未來觀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