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神經科學研究中,σ1受體(sigma-1 receptor,σ1R)再度成為焦點。作為內質網中的伴隨蛋白,σ1受體在鈣信號傳遞中發揮著重要功用,並參與多種生理和病理過程。尤其在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茲海默病中,研究者們開始探討σ1受體的關鍵角色,這無疑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
σ1受體是一種跨膜蛋白,主要存在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特定區域。
σ1受體由於其與神經系統相關的多重功能,無論是對心臟功能、精神病的影響,或是對某些藥物反應的調節,都暢現其重要性。人類的σ1受體是由SIGMAR1基因編碼,與多種內源性配體之間的互動,使得它在生理機制中扮演了一個靈活的角色。目前研究表明,像是孕酮、睪固酮和DMT等也能激活這個受體,這進一步擴大了人們對其功能的想像。
σ1受體的結構特徵使其同其他哺乳動物蛋白質有顯著不同。這種受體由223個氨基酸組成,且與酵母中的ERG2基因產物有30%的序列相似性。透過三極水疏性分析,研究者發現受體內具備三個水疏性區域,令其在膜中具備特定的定位和功能。
該受體的晶體結構於2016年發表,為了解其複雜功能提供了結構基礎。
σ1受體在生理上擁有多種功能,最著名的是其在鈣離子釋放、心肌收縮的調節及抑制電壓閘控鉀通道等方面的作用。儘管這些功能的具體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已經有研究顯示σ1受體與多條信號轉導通路存在多重關聯。例如,有證據顯示σ1受體與IP3受體共定位在內質網,可能有助於防止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內質網壓力。
在阿茲海默病等衰老相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中,σ1受體的表達量出現下降。
研究指出,σ1受體的激活可能與自噬作用有關,這一過程對細胞的代謝和質量控制至關重要。具體而言,σ1受體可能在神經保護和細胞存活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針對σ1受體的藥物開發也成為一個熱門方向。最近的研究中發現,σ1受體可能成為對抗SARS-CoV-2的新靶點,這引起了醫學界的高度重視。
至今為止,SIGMAR1基因的突變與類型2脊髓肌萎縮症有關,這段臨床資料讓人體會到σ1受體功能損傷對神經系統的嚴重影響。隨著對σ1受體功能認識的深化,醫學界希望能夠透過這些關鍵的分子來提升病患的生活質量。
連結研究顯示,σ1受體作為一種神經系統中的關鍵蛋白,無論是在健康還是疾病中均肩負著重大的生理責任。隨著未來的研究繼續深入,我們有望更深入地解讀這個神經系統中的秘密守護者,那麼,σ1受體將如何改變我們對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理解和治療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