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療法,又稱細胞移植或細胞治療,現已成為現代醫學的一項突破性技術。從十九世紀的初步實驗開始,這一領域經歷了多次技術革新,至今已被應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尤其是癌症和各種變性疾病。
「細胞療法可以定義為將活細胞注入或移植進患者體內,以達到治療效果。」
細胞療法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1850年代,科學家查爾斯·愛德華·布朗-塞卡爾(Charles-Édouard Brown-Séquard)進行了動物生殖腺提取物的注射,試圖延緩老化的影響。儘管他的研究結論沒有實質的科學支持,但卻為後來的細胞療法鋪平了道路。
1931年,保羅·尼漢(Paul Niehans)聲稱通過注射小牛胚胎的材料來治療癌症,儘管他的結果缺乏實證支持。直到1953年,研究人員發現可以通過給實驗動物接種捐贈動物的細胞來防止器官移植排斥反應。
「1956年,首例成功的骨髓移植案例改變了細胞療法的歷史,這是治療白血病患者的重要里程碑。」
隨著科技的進步,骨髓移植逐漸發展為臨床上最為普遍的細胞療法之一。每年,約有18,000名患者在美國需要進行潛在拯救生命的骨髓移植。除了骨髓移植,幹細胞及其他細胞移植的研究也不斷深入。
關於細胞療法的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研究者們正在積極探索利用幹細胞修復受損的組織和器官。近幾十年來,其潛力越來越受到重視。細胞療法不僅可用於治療變性疾病、免疫性病症,還可用於各類心血管疾病及癌症。
細胞療法的操作類型多樣,而其療效機制主要有兩個原則。第一,幹細胞或成熟細胞的植入,這些細胞可在損傷區域整合,並分化為具特定功能的細胞。例如,心肌梗死後可用心肌細胞來補充受損組織。第二,某些細胞能釋放促進自我修復的可溶性因子,如細胞激素和生長因子,進而促進局部損傷的修復。
同種細胞療法,即接受者的細胞來源於另一個人。這種策略的製造過程不僅前景廣闊,而且也促進了成品的標準化與批量生產。
自體細胞療法則是從患者自身的組織中提取細胞進行移植,這種策略的優勢在於免疫排斥反應的可能性較低,但通常價格高昂。自體策略的挑戰在於,由於患者通常已存在疾病,因此細胞的功能和品質常受影響。
異種細胞療法則是利用來自其他物種的細胞,目前多數仍處於實驗階段,但未來有望轉向人類臨床應用。
隨著科學的進專及技術的革新,細胞療法正吸引著可觀的投資與關注。2021年,Atara Biotherapeutics 成為全球第一家獲得歐洲藥品管理局認證的同種T細胞療法公司,這一進展為細胞治療的廣泛應用鋪平了道路。
「面向未來,細胞療法是否能成為各類疾病的治療新標桿?」
隨著對細胞療法理解的深入與臨床應用的擴展,這一技術無疑將在治療多種疾病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們是否能真正實現疾病的根本治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