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盒,這一小巧而神奇的樂器,曾經成為香煙盒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它的演變卻讓人驚嘆不已。音樂盒以其優美的旋律和精致的工藝贏得了許多人的心,成為了一種珍貴的收藏品。這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音樂盒的歷史,探索其從18世紀的音樂鼻煙盒到現代藝術品的逐步演變。
音樂盒,最初又被稱為carillons à musique(法語意為“音樂鈴聲”),最早是由18世紀的音樂鼻煙盒演變而成。
音樂盒的歷史可以追溯到9世紀,當時在巴格達,巴努·穆薩兄弟發明了早期的機械樂器,其中包括被稱為水力驅動的自動管風琴。這些發明為後來的音樂盒奠定了基礎,而這種以圓柱體上升釘的結構在19世紀中期之前持續應用於音樂機械的製作
。
進入12世紀,佛蘭德地區出現了一位巧妙的鈴聲製作人,他發明了一種帶有釘的圓柱,能夠操作凸輪來敲打鈴。隨著時間的推移,音樂鐘和鐘表逐漸將音樂與時間的測量結合在一起,為音樂盒的出現鋪平了道路。到了1665年,亞達斯·弗洛門提爾(Ahasuerus Fromanteel)在倫敦製作了一個多鈴聲的桌鐘,這個鐘擺的工作方式也令音樂的產生變得更加多樣化。
在1796年,法國製表匠安托萬·法弗·薩洛蒙(Antoine Favre-Salomon)將鐘裡的鈴聲替換成了一組預調的金屬音片,這使得音樂盒的音色變得更加豐富。
隨著19世紀的到來,音樂盒的設計不斷改進。音樂盒開始使用發條驅動,提供了更長時間的音樂播放。在此期間,音樂盒的生產商如Symphonion公司和Polyphon等,開始推出各式各樣的型號和款式,從小型音樂機到大型的音樂裝置,應有盡有。
Symphonion公司成立於1885年,是首家專門生產唱片播放音樂盒的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公司及其競爭對手Polyphon在美國市場上迅速擴張。特別是Regina公司,由Gustave Brachhausen創辦,掀起了一陣音樂盒熱潮,其產品以引人入勝的旋律和精美的工藝而聞名。
根據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的資料,Symphonion音樂盒以多樣化的設計而著稱,其產品線數量之龐大無與倫比。
在19世紀末,音樂盒進一步受到技術創新的影響。愛迪生於1877年發明了留聲機,這不僅推動了音樂技術的發展,也對音樂盒產業造成了影響。音樂盒不再是僅僅的娛樂裝置,而成為了藝術和技術結合的精髓。
隨著20世紀的到來,音樂盒仍然是人們喜愛的收藏對象。這一時期有許多的音樂盒被製造出來,成為了家中裝飾及個人收藏的首選。至今,許多博物館展出了數以千計的音樂盒,讓人們得以重溫這一珍貴的歷史遺產。位於倫敦的音樂博物館,即是保存著許多歷史悠久音樂盒的場所之一。
20世紀的音樂盒不僅展示了其功能的多樣性,還成為了文化和藝術的一部分。
現如今,音樂盒不僅僅是一種兒時的玩具,更是一門藝術品收藏愛好者追求的珍品。許多音樂盒以復古的設計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其旋律能喚醒人們對於美好童年的回憶。隨著科技的進步,自動音樂設備的誕生也讓音樂盒再次煥發光彩。例如何時捷(Martin Molin)和樂隊Wintergatan創造的「彈珠機械」,重新聯結了音樂和機械的結合。
音樂盒的歷史告訴我們,音樂與科技之間的關係並非單一的,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了豐富多樣的發展。當我們欣賞這些美妙的旋律時,有沒有想過,音樂盒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將會如何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影響我們的生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