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歷史上,許多對人類受試者進行的實驗現在被視為不道德,因為這些實驗在未獲得受試者知情同意的情況下進行。儘管現今這類事件的頻率已經減少,然而,依然偶爾發現與人類受試者有關的不道德實驗。一些實驗,尤其是針對弱勢群體,如兒童、病人和智障人士,仍然在「醫療治療」的名義下進行,這引發了許多倫理與法律問題。
過去,許多人體實驗在秘密進行下,沒有經過國會的了解或授權。
過去的實驗中,很多受試者屬於貧困、種族少數或囚犯,並且在不少情況下這些實驗並未遵循當時美國的法律。例如,J. Marion Sims進行的外科手術實驗,受到許多批評。他在1840年代對非洲裔女性和年輕女孩進行手術,而不使用麻醉劑,導致她們受到巨大的痛苦和感染。
有一名患者曾經接受過30次手術,這其中很大一部分的時間她忍受著感染和失敗的手術。
不幸的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可怕案例。1856年,美國一名醫生Henry Heiman故意將淋病病菌注射給兩名精神障礙的男孩,這些行為在當時的醫學界都認為是有悖於專業倫理的。這種趨勢並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失,甚至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紀,Tuskegee梅毒實驗便是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例子,於1932年展開,持續了近四十年,其間398名感染梅毒的黑人男性在未告知他們真實病況的前提下,成為了研究的對象。
即使在1947年,青Penicillin成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研究人員仍然隱瞞真相,讓參與者繼續置身於疾病的侵害之中。
隨著20世紀的進展,這類實驗似乎並無減少的跡象。1940年代的「國防生物武器實驗」中,研究人員擅自將流感病毒噴入多名精神病患者的鼻腔,結果引發了令人不安的後果。另一項被稱為「海豚行動」的實驗,甚至導致了市民罹患肺炎,並引發了死亡事件。
許多震驚的目標位於美國的社會底層,並且這些受試者在倫理上都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即使在今天,這些歷史行為仍舊激起著公眾的憤怒。如果沒有對於受試者的適當保護和對知情同意的重視,這些行為隨時有可能重演。許多實驗涉及的對象往往缺乏足夠的判斷能力,這在倫理上無疑是不可接受的。正因如此,面對舊日不道德的實驗,現今的醫學界究竟學到了什麼教訓,以確保未來的實驗不會否定人類的尊嚴與權益?
在科技不斷進步的現代,面臨著諸多新的挑戰和選擇,隨著社會對人體實驗倫理的認識加深,未來的研究又會以何種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