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病,或稱作香蕉枯萎病,是由真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Foc)所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影響香蕉植物(Musa spp.)。這種疾病以其抗農藥的特性著稱,目前控制手段僅限於植物檢疫措施。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巴拿馬病幾乎摧毀了商業化的Gros Michel香蕉,這也是當時最主要的香蕉品種之一。如今,隨著Tropical Race 4 (TR4)的出現,這一疾病正威脅著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香蕉品種——Cavendish。
巴拿馬病被認為是現代最具破壞力的植物疾病之一,影響著全球的香蕉產業。
雖然巴拿馬病最初被發現於澳洲,但其根源可追溯至東南亞。最早在1876年報告了該病害的存在,而在20世紀初,該病害開始重創巴拿馬和哥斯大黎加的種植園。到1950年,僅有南太平洋一些島嶼,地中海地區及索馬利亞未受到影響。
在20世紀50年代,Gros Michel的全面消失讓世界各地的香蕉生產者轉向了Cavendish品種,雖然該品種在當時表現良好,但隨著TR4的出現,這一情況再次發生了變化。其在當地的擴散速度之快令人震驚,并在2019年傳入哥倫比亞。這一新病株對香蕉產業的威脅愈加明顯,尤其是考慮到目前尚無適合的替代品種可供使用。
巴拿馬病的傳播主要依賴於無性繁殖的方式。因為香蕉大部分是無籽的,因此它們依賴自根株的分枝來繁殖,這使得病原體在無顯性症狀的情況下得以廣泛散播。
一旦香蕉植物受到感染,恢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已感染的新生植物則會繼續擴散這種疾病。
此外,病菌可透過土壤、水流、農具或機械等途徑進一步擴散,使得管理難度加大。根據報導,巴拿馬病的耐藥性及傳染性使得其成為當前香蕉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Foc感染會引具有自我防衛機制的植物,造成明顯的窒息現象。感染的早期階段,根部和根莖是主要的進入點,隨著病害的發展,蔓延至整個植物系統,最終導致整株植物死亡。其外部症狀包括老葉發黃、枯萎,並可能導致樹幹的縱向斷裂。
黃葉綜合症和綠葉綜合症是巴拿馬病的代表性症狀,後者在某些品種中顯示葉子顏色仍然保持綠色,但葉柄會彎曲。
隨著TR4的擴散,各國蔬菜和農業部門逐漸重視病害監測及綜合管理措施的實施。許多專家認為,疾病監測、綜合式害蟲管理、抗病品種的育種和基因工程將在未來為香蕉產業帶來希望。
目前,無論是在經濟上還是在措施上,對抗巴拿馬病的投入被看作是值得的,專家預測這將在未來帶來正面的成效。
台灣的Formosana (GCTCV-218)的報導顯示出對TR4有一定的抵抗性,儘管对此的評價在專業文獻中並不一致。另一方面,Cavendish的變種也受到TR4影響,使得不僅僅是商業貿易,連帶日常消費的香蕉產品也面臨存亡的危機。
在香蕉生產中,85%的產量用於本地消費,而許多在地品種同樣受到病害影響。隨著全球對Cavendish香蕉的需求增加,是否能找出有效解決方案來拯救這一重要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