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加拿大西部,草原地區被賦予了多重的生態系統和地理特徵,這些特徵使得其成為一個獨特的生物群落。這些草地的多樣性不僅僅是地理位置的問題,也涉及氣候、土地使用以及生態的演化。加拿大的草原主要集中在阿爾伯塔省、薩克其萬省和曼尼托巴省,而這些省分的南部以草原和低地為主,北部則多為樹林和不平的地形。當草原區域被狹義定義為只涵蓋有草地的部分時,該地區就被稱為內陸平原。
加拿大草原被認定為是溫帶草原和灌木叢生物群,覆蓋區域包括北方混合草原和短草原。
該地區的主要氣候特徵是半乾旱氣候,根據柯本氣候分類法,劃分為多個類型,其中大多數省份皆屬於滿濕大陸性氣候。這一氣候模式使得該地區每年平均降水量接近454毫米,且降水主要集中於夏季的六月和七月。這種降水模式是推進該地區農業生產的關鍵因素,因為該地區佔據了全國80%的農業生產。
在全加拿大,約72%的龍卷風均發生於草原地區,由於夏季雷陣雨的降水會與平坦表面的空氣混合所致。
加拿大草原的地理特徵相當多樣,包括草原、森林以及加拿大盾區或西部山地的局部。這些地區的草地主要可分為三種主要類型:高草草原、混合草草原和草地草原,分別在地理上呈現出各自的特徵和植物種類。
高草草原幾乎已全部轉為農田,目前僅在曼尼托巴省的紅河谷中心地帶剩餘約6,000平方公里的草原。
根據2021年加拿大人口普查,草原省份的人口達6,737,293,其中阿爾伯塔省最為人口眾多。該地區的經濟主要依賴於農業和服務業,尤其是以石油生產為主,經濟在20世紀中葉出現了顯著增長。然而,2014年全球油價的下跌對經濟造成了影響,使人們對此地區的經濟結構產生了重新思考的必要。
阿爾伯塔省在石油產業的帶動下「成為了富裕的省份」,但隨著傳統石油幾乎開採殆盡,其未來仍面臨挑戰。
在文化上,草原地區受到原住民和早期歐洲移民的深刻影響,地區內的文化特色極為豐富,如南阿爾伯塔的牛仔文化等。政治上,草原地區亦展現出強烈的地方主義情緒,出現了許多獨特的政治運動,從聯盟農民黨到進步保守黨,這些運動均反映了草原地區人民對於自身命運的重視及闡釋。
「草原人民的抗議運動時常表現出對於中央加拿大小集團的挑戰,這種地方主義在當地文化和政治中持續存在。」
加拿大草原與內陸平原不僅在地理及生態上表現出明顯的區別,還在文化及經濟上呈現了豐富的多樣性。這些特徵不斷吸引著研究者去探索與審視,未來這個地區的發展將會如何影響其生態和文化的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