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的健康資訊氾濫的時代,抗氧化劑常被描繪成保護身體免受疾病侵害的重要武器。然而,最新的研究顯示,過量的抗氧化劑其實可能會對免疫系統造成傷害,形成所謂的「抗氧化壓力」。這個概念表明,過量的可生物利用的抗氧化劑化合物可能會干擾免疫系統有效對抗病原體的能力。
抗氧化劑過量的影響可能會導致免疫系統抗擊病原體的能力下降。
抗氧化劑的主要功能是減少活性氧物種(ROS)的生成,這樣可以減少釋放的自由基。然而,若ROS的功能受損,會導致人體對過敏性疾病的易感性增加,這一切都是因為免疫系統的Th-1反應鏈中的攻擊、殺死、展示及應對行為受到損害。因此,過量攝取抗氧化劑不僅會造成抗氧化壓力,還可能弱化或阻礙適應性應激反應,導致潛在的健康風險。
抗氧化壓力的概念可以最清楚地理解為對富含抗氧化劑的飲食的過度攝取,這造成了免疫系統在對抗病原體時的反應過程失衡。如果這種失衡狀態持續存在,可能會引發從急性到慢性的嚴重健康問題,特別是過敏、哮喘及皮膚生理改變等。雖然許多食物含有抗氧化劑,但許多膳食補充劑的抗氧化劑含量卻異常豐富。
許多產品宣稱具備健康益處,卻往往沒有考慮到整體膳食的氧化平衡。
這種情況主要源於大眾對抗氧化劑生物學效應的誤解,通常只關注它們降低ROS以減少可能導致著名疾病的自由基的有益特性。
許多抗氧化化合物同樣也具備抗養分的特性,例如來源於植物食品的酚類化合物。這些酚類化合物的存在不僅貢獻了食物的澀味,還可能降低某些礦物質如鋅的可用性,而鋅缺乏則會導致生長遲緩、食欲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等問題。嚴重的鋅缺乏症可導致脫髮、腹瀉、性成熟延遲等問題。
抗氧化劑之所以可能引發上述健康問題,其主要原因在於其抑制或失活了免疫系統用來殺死病原體的重要活性氧物種(ROS)。在殺死細菌和真菌的過程中,ROS會產生自由基作為副產物。當自由基未能有效清除時,可能同樣導致氧化壓力,並對身體造成傷害。
自由基並不是普遍文化所描繪的「敵人」,反而對於健康的免疫系統而言是必需的生物化學信號物質。
抗氧化劑的過度攝取會削弱Th-1免疫反應,而若此反應薄弱,Th-2反應會增加自身的 responder,這不僅可能變得無效,還可能對周圍的健康組織造成破壞。因此,抗氧化劑的過量攝取可能成為過敏性疾病及皮膚變化的直接根源。
幾乎所有生物都需攝取一定量的抗氧化劑。攝取不足的抗氧化劑會造成不良影響,像是維他命C的缺乏會導致壞血病。然而,擁有適當的氧化劑與抗氧化劑的平衡是保持最佳健康狀態的關鍵。迄今,對於不同膳食補充品的抗氧化能力的研究尚未確定何種氧化或抗氧化劑的攝取量構成「健康」。
有關抗氧化壓力的研究仍然稀少,導致該領域存在基本的知識空白。長期慢性抗氧化壓力的影響尚未被充分研究,安全的抗氧化劑攝取水平尚待確定。這種普遍的無知促使了臨床研究的缺乏,資料與統計的稀疏,使得這一潛在有價值的營養研究領域受到忽視。
過量的抗氧化劑是否真的能所向披靡,還是會成為健康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