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語,正如大多數其他語言,包含著豐富的髒話與粗俗語。在波蘭,某些詞彙並不總是被視為貶義,但另外一些則被認為是極具冒犯性的。有關語言中髒話的心理學學者之間存在著激烈的討論。根據著名心理學家史蒂芬·平克的分類,波蘭語中的髒話可分為不同類型,包括侮辱性、宣泄性、貶抑性、強調性和習語性。根據調查,波蘭人民對髒話的理解取決於上下文,例如在公共場合與私人場合的使用差異。
研究發現,65%的受訪成人表示曾因情緒而發洩髒話,僅有21%的受訪者聲稱自己從不使用髒話。
波蘭公共意見研究中心(CBOS)進行的調查顯示,在私人環境中所提供的信息未必是準確的,因為這是一個受到保護和理想化的空間。這意味著受訪者可能在這樣的環境中淡化或改變自己的回答,從而導致虛假報告。
語言學家耶日·布拉爾奇克計算出波蘭語中只有五種基本的粗俗詞彙,包括「陰莖」 (chuj)、「陰道」(pizda)、「性交」(pierdolić, jebać) 和「妓女/屎/性交」(kurwa)。其他的髒話多是由這五個詞的組合或連結而來。
相關的詞彙出現時,通常是口語表達有所改變,或者上下文的語義發生了變化。
例如,波蘭語的辭典中提到在350種配置裡,有四個包含「屎」這個詞,且其中47種使用功能各異,顯示出豐富的語言變化可能性。
對髒話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以及網絡上都有許多研究。然後,並沒有研究得出一個明確的結論來說明網絡上是否更常見髒話,因為這個問題非常複雜並且會隨時間改變。例如,有研究針對不同的網絡討論區進行了調查,其中包括開放式討論、封閉式討論和社交網絡網站。開放式討論允許更多的匿名性,而其他兩種情況則需要某種形式的身份識別。
研究顯示,使用者經常使用粗俗表達來批評其他用戶的觀點,直接攻擊用戶,或用這種語言來侮辱更大的群體。
此外,髒話有時也僅僅用來表達一般性的挫折感。根據研究,髒話在波蘭的音樂中於1970年代末和1980年代開始使用,這是對當時國家狀況的一種反應。年輕人使用髒話來表達他們的挫折。在這段時期,雖然使用此類語言的歌曲在大眾媒體中出現,但更多的作品則在小社區內流傳,這種審查制度促使了波蘭搖滾音樂在1980年代的創新。
許多波蘭語詞彙是從外語中借用而來的,並以相似的含義使用。例如,從英語借用的「MILF」完全保留了其原始含義。此外,波蘭語中也能夠見到「WTF」這樣的縮寫用於髒話中,該縮寫同樣代表「What the fuck」,用法類似。
一些粗俗詞彙則是從德語中借用而來,並根據發音進行音譯,例如「szajs」就源於德語的「Scheiße」。
這些變化反映了波蘭語的演進和當代社會的影響力。
在當代波蘭,對髒話的規範並不如過去嚴格,尤其在音樂和媒體中,粗俗語的使用變得越發普遍。這表明,波蘭語的髒話不僅是一種情感發洩的手段,也是一種隨著文化變遷而演進的語言符號。
波蘭語中的新髒話是如何隨著時間與文化的變化而演變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