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瞄準鏡,簡稱為瞄準鏡,是一種基於折射望遠鏡的光學瞄準裝置。它配備了一種參考圖案,稱為瞄準線,安裝在其光學系統的焦點適當位置,以提供精確的瞄準點。光學瞄準鏡通常與所有需要放大以及可靠視覺瞄準的系統一同使用,如長管火器(尤其是步槍),並通常通過瞄準鏡支架進行安裝。類似的設備也可以在其他平台上找到,如火炮、坦克甚至飛機。光學組件可以與光電技術相結合,以添加夜視或智能設備功能。
關於光學瞄準輔助裝置的首次實驗可以追溯到17世紀初。多世紀以來,不同的光學瞄準輔助設備和其原始前身被創造出來,然而它們在實用性或性能上均有局限。在17世紀30年代末,英國業餘天文學家威廉·加斯科因正進行著對克卜勒望遠鏡的實驗,並不小心將其放置於打開的箱子中。稍後,他發現一隻蜘蛛在箱中編織了網,而當他透過望遠鏡觀看時,發現該網與遠處物體的焦距一致。加斯科因意識到他可以利用這一原理為自己的天文觀測製作一個光學瞄準鏡。
這是一個令人讚歎的秘密,正如其他事物,在全能的安排下出現,當一條蜘蛛絲在打開的盒子中首次讓我看到它那完美的形象時,我正在進行嘗試與兩種凸透鏡,意外地獲得了知識……如果我……將一根絲放置在最能讓透鏡觀察的地方,然後將兩個透鏡結合,調整其距離以應對任何物體,我就能看到它的任何部分。
1776年,查爾斯·威爾森·皮爾與大衛·瑞滕豪斯合作,將望遠鏡安裝到步槍上作為瞄準輔助,但未能將其足夠遠地安裝,以防止在後座力作用下目鏡撞擊操作員的眼睛。同年,詹姆斯·林德和亞歷山大·布萊爾船長描述了一種包含光學瞄準鏡的槍支。至1835年至1840年間,首個步槍瞄準鏡的創造誕生。1844年,英美的土木工程師約翰·R·查普曼在其所著的《改進美國步槍》中描述了由槍匠摩根·詹姆斯在紐約尤蒂卡製造的瞄準鏡。於是,加斯科因的實驗成為後來瞄準鏡發展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光學瞄準鏡的分類取決於光學放大倍率及物鏡直徑。例如,“10×50”表示固定的放大倍數為10倍,物鏡直徑為50毫米。一般來說,由於能夠收集更高的光通量,較大的物鏡直徑提供了更大的出瞳,因而在目鏡處提供更明亮的圖像。大多數早期的光學瞄準鏡都是固定倍率的,基本上是特別設計的觀景望遠鏡。具有可變倍率的光學瞄準鏡在後來出現,通過手動調整放大器鏡後的變焦機制來變化倍率。
光學瞄準鏡還可以根據放大倍率的不同,使用不同類型的內部受光設計。這些設計影響諸如視場、出瞳及眼距等性能指標。舉例來說,視場指的是一個光學瞄準鏡在特定距離所能觀察的可見範圍,而出瞳則是瞄準鏡外部孔徑的光束直徑,影響到了光線的流入和使用者可視的靈活度。
隨著科技的進步,光學瞄準鏡的設計亦進一步革新,整合了各種光電技術。在21世紀的最新設計中,具有夜視功能的光學瞄準鏡逐漸成為許多軍事和民用應用的重要工具,這些進步後來改變了操作的策略和效果,並大幅提升了作戰的準確性和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光學瞄準鏡的設計已經開始融入智能科技元素,未來可能會出現更多自動化和智能化的產品。科技的快速進步不僅使瞄準裝置的性能更趨多樣和精確,也促使著工業與軍事應用之間的界限開始模糊,我們是否能預見一個無限可能的新時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