鋇鈦酸鹽(Barium Titanate,簡稱BTO)是一種無機化合物,其化學式為BaTiO3。這種材料是鈉和鈦的碳酸鹽,外觀呈現白色粉末形式,而當它被製作成大顆晶體時則是透明的。鋇鈦酸鹽具備壓電、熱電和光折變性等特性,並廣泛應用於電容器、機電轉換器和非線性光學領域。
鋇鈦酸鹽的固體形態根據溫度會出現四種不同的多晶型結構,依溫度從高到低依次為立方體、四方體、正交晶和菱方晶相。所有這些相都表現出除立方相外的鐵電效應。
立方相的結構最容易描述,這一相由規則的角共享八面體TiO6單元構成,並形成一個擁有氧頂點和Ti-O-Ti邊的立方體。
鋇鈦酸鹽的合成方法相對簡單,常見的有溶液-水熱法或是加熱碳酸鋇及二氧化鈦的反應進行液相燒結。單晶可於約1100°C的高溫下從熔融氟化鉀中生長。
鋇鈦酸鹽的微粒形態與其性質之間的關係一直是研究的熱點。這種材料是少數幾種出現非正常晶粒增長的陶瓷化合物。
鋇鈦酸鹽是一種介電陶瓷,在電容器中使用,其介電常數高達7000。在較窄的溫度範圍內,介電常數可達到15000,這是大多數常見陶瓷和聚合物材料所無法比擬的。
作為壓電材料,鋇鈦酸鹽曾廣泛應用於麥克風及其他轉換器中,並對於熱成像駐留式感應器的應用非常關鍵。
隨著材料科學的持續進步,鋇鈦酸鹽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也日漸增多,它在電動車的電容器能量儲存系統中的關鍵地位不容小覷。此外,由於其生物相容性高,近期鋇鈦酸鹽納米粒子(BTNPs)也被用作藥物傳遞的納米載體。
鋇鈦酸鹽不僅在電子產品中大展拳腳,其未來在醫療、環境負責任的能源解決方案等領域的潛力又將如何發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