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學世界中,乙酮過氧化物,別名母親撒旦(Mother of Satan),是一種有機過氧化物和主要的爆炸物,可能會讓人驚嘆於其不為人知的危險性。這種物質由乙酮和過氧化氫反應生成,能形成白色結晶粉末,通常伴隨著漂白劑般的氣味,或當純度較高時,則釋放著類似水果的香味。
乙酮過氧化物如果受到熱量、摩擦、靜電、高濃度的硫酸或者強烈的紫外線輻射,甚至是撞擊等外部刺激,都可能引發強烈爆炸。
乙酮過氧化物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95年,德國化學家理查德·沃芬斯坦首度發現了三乙醇三過氧化物(TATP)。隨著對它的研究深入,這種化學物質的特性以及合成方法逐漸明朗。然而,這種強效爆炸物直到近年才被許多爆炸物檢測器所識別,其隱藏 性質讓它成為恐怖活動中的首選爆炸物。
乙酮過氧化物的製備通常需在酸催化下進行。受反應條件影響,它會形成不同級別的化合物,包括單體、二聚體和三聚體。這些種類的過氧化物在化學結構上非常穩定,但在不恰當的存放條件下,也能輕易引發意外爆炸。
有研究指出,TATP的爆炸分解會產生醋酸和臭氧作為主要產物,這一點與人們普遍認知的氧化物產物有所不同。
儘管乙酮過氧化物的危險性極高,但它在某些工業領域也具有用途。此類化合物常用作聚合反應的引發劑,特別是用於製作玻璃纖維強化的複合材料。在食品工業中,它則被用作麵粉漂白劑。在某些氧化反應中,乙酮過氧化物則可作為不希望的副產品出現。
TATP因其容易製作而受到恐怖份子的青睞,自2001年以來,它成為多起恐怖襲擊事件中使用的爆炸物。從倫敦爆炸事件到巴黎襲擊,TATP的使用屢見不鮮。除了製作成本低廉外,它的無氮特性使得其能夠躲避大部分常規的爆炸物檢測器,讓其成為理想的選擇。
自2016年起,為了防範此類爆炸物的使用,歐盟已開始限制氫氧化物的銷售,特別是濃度超過12%的產品。
然而,使用TATP的風險不僅限於恐怖攻擊的場景。在非法製作過程中,由於它對熱和衝擊的高度敏感性,許多製作者在實驗過程中遭受了嚴重的傷害和死亡。其在製造過程中釋放的特殊氣味也使得它的潜在製造活動極為明顯但難以避免。
這種化學物質的存在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在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過程中,我們對化學品的認識和防範措施是否足夠?在不斷進步的科技和相對落後的監管中,如何平衡化學品的使用與安全的問題是否成為了必須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