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體內,樹狀細胞(DC)擔任著無可替代的角色,成為免疫系統中不可見的英雄。這些細胞以其獨特的能力,能夠偵測、處理並呈現抗原於T細胞,為免疫反應的啟動鋪路。樹狀細胞存在於與外界環境接觸的組織中,例如皮膚、鼻腔、肺部和消化道。當它們偵測到病原體時,便迅速啟動免疫防禦機制。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樹狀細胞都是橋接先天免疫系統與適應性免疫系統的重要訊息傳遞者。
樹狀細胞的主要功能是處理抗原資料,並將其展示在細胞表面,以便激活T細胞。
樹狀細胞首次被發現於19世紀末,由保羅·朗格漢斯(Paul Langerhans)描述。因此,相應的樹狀細胞被稱為朗格漢斯細胞。(Langerhans cells)在1973年,拉爾夫·M·施泰因曼(Ralph M. Steinman)和贊維爾·A·科恩(Zanvil A. Cohn)引入了“樹狀細胞”這一術語。施泰因曼因為發現樹狀細胞在適應性免疫反應中的關鍵角色而獲得2007年阿爾伯特·拉斯克基本醫學研究獎以及2011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樹狀細胞的主要分為兩類:傳統樹狀細胞和漿細胞樣樹狀細胞。傳統樹狀細胞主要來源於骨髓,調節適應性免疫反應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相較之下,漿細胞樣樹狀細胞在生成稍有不同,主要參與產生干擾素。
樹狀細胞的發育過程始於造血幹細胞,這些幹細胞轉化為未成熟樹狀細胞。未成熟樹狀細胞具有高內吞活性和低T細胞激活潛力。它們持續在周圍環境中採樣病原體,包括病毒和細菌,這一過程主要通過模式識別受體(PRRs)進行。當它們接觸到可以呈現的抗原後,便會轉化為成熟樹狀細胞,然後遷移至淋巴結。
成熟樹狀細胞擅長於呈現抗原並激活T細胞,這一過程是建立有效免疫反應的關鍵。樹狀細胞在激活T細胞的過程中還會上調共刺激信號,例如CD80和CD86,進一步增強對T細胞的激活能力。
樹狀細胞的功能在多種疾病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舉例來說,與白血病相關的彈性漿細胞樣樹狀細胞腫瘤是一種罕見的髓系癌,在這一疾病中,惡性樹狀細胞會浸潤皮膚和其他組織。樹狀細胞也與癌症有著密切的關聯,研究顯示腫瘤部位樹狀細胞密度的增加,通常與更好的臨床結果相關。
除此之外,樹狀細胞亦與病毒感染有著密切的聯系,像HIV病毒就是透過樹狀細胞進入免疫系統,影響免疫反應。而在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狼瘡中,樹狀細胞也被認為扮演著過度激活免疫系統的角色。
樹狀細胞在免疫系統中的核心角色激發了眾多科學研究的興趣,尤其是在癌症免疫療法和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中。然而,樹狀細胞的多樣性和功能仍然存在許多未解之謎,需要進一步的探索。
科學界正在努力解開樹狀細胞的發育、功能及其對疾病反應的內部機制,這將對現代醫學產生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個體化醫療和疫苗開發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