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對資源可持續利用的關注逐漸加深,城市礦業逐漸成為一個備受推崇的觀念,它強調城市中無形的寶貴資源,特別是金屬廢料的回收與再利用。這些金屬不僅是工業生產的重要原料,還能有效減少環境污染,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廢料與垃圾不再被視為無用的東西,而是可以重新利用的珍貴資源。
城市中隱藏著大量可回收的金屬資源,例如報廢的汽車、過時的電子設備以及建築廢料等。這些廢料可以通過有效的回收技術轉化為可再利用的原料,並進一步促進金屬回收行業的增長。近年來,許多國家積極推動回收計劃,試圖在經濟增長的同時減少資源的浪費。
金屬回收的過程通常涉及幾個步驟:收集、分類、處理和銷售。在城市中,許多「廢料搬運工」提供高效的服務,幫助居民和商家清理不需要的廢料並將其帶到廢料場。根據地理位置的不同,廢料場的運作形式也有所差異。
在提交到熔爐之前,廢料需要經過精細的加工和分揀,以提高其回收價值。
一些大型的廢料場專注於批量廢料交易,通常以重量來計算價格,這與個別物品的價值無關。顧客通常需要自備工具和勞力來提取零部件,有時甚至需要簽署責任免除協議才能進入廠區。
根據瑞典政府的一項報告,在2021年,瑞典有28%的銅消耗來自於城市礦業,即重提取那些曾經被埋藏的金屬資源。尤其在通訊、建築及其他地面設施中,被遺棄的電纜和金屬材料能通過城市礦業重新獲取,這顯示出城市中隱藏著龐大的金屬儲備。
城市礦業是一種回收「暫停服務」材料的有效方式,這些材料一度在社會中發揮過作用但後來被遺棄。
儘管城市礦業擁有許多潛力,但其回收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風險。例如,可能會接觸到有害的材料,如石棉和重金屬,甚至可能出現放射性物質。這些潛在的危險要求從業者在回收過程中保持高度警覺,遵循安全指導方針。
在金屬回收方面,主要分為兩類:含鐵金屬(如鋼、鐵)和非含鐵金屬(如銅、鋁)。根據資料,鋼是世界上回收率最高的金屬之一,並且不會在回收過程中失去其本身的物理特性,這大大降低了能量消耗並減少了對自然資源的需求。
回收一噸鋼鐵可以節省1.1噸的鐵礦石、630公斤的煤和55公斤的石灰石,使環保效果顯著。
以美國為例,2012年廢料行業的評估價值已超過900億美元,並創造了460,000個直接和間接的就業機會。隨著城市礦業的發展,金屬回收不僅能為企業創造利益,還有助於提升環境質量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這樣的回收行動不僅能提升環保意識,也為城市提供了一種可持續的資源供應模式,促進了社會對於環保的全新理解與反思。
隨著可再生資源日益成為焦點,我們不禁要思考,如何才能更有效地發掘和利用這些城市中的寶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