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羧酸鹽複合物是與羧酸根(RCO2−)配體結合的配位複合物。隨著羧酸種類的多樣性,金屬羧酸鹽的種類也相當豐富。許多金屬羧酸鹽在商業上具有實用性,同時也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羧酸鹽顯示出多樣的配位模式,其中最常見的包括κ1-(O-單齒配位)、κ2(O,O-雙齒配位)和橋接配位。
金屬羧酸鹽通過一個或兩個氧原子與金屬金屬配位,對應的記號為κ1-和κ2-。就電子計數而言,κ1-羧酸鹽作為「X」型配體,類似於偽鹵素。κ2-羧酸鹽則是「L-X」配體,即類似於路易斯鹼(L)和偽鹵素(X)的結合。在硬軟酸鹼理論中,羧酸鹽被歸類為硬配體。
「金屬乙酸鹽的結構多樣性使其成為研究的熱點。」
在簡單的羧酸鹽中,乙酸鹽複合物提供了具體的例子。大多數過渡金屬乙酸鹽是混合配體複合物。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水合氮與乙酸鹽的複合物 Ni(O2CCH3)2(H2O)4,其中存在著未配位氧和水合配體質子的分子內氫鍵。這類簡單化合物通常是多金屬的,而基本金屬乙酸鹽則為 [M3O(OAc)6(H2O)3]n+ 的化學式。
同配位羧酸鹽複合物通常是配位聚合物,但也有例外。銀乙酸鹽 Ag2(OAc)2 是一個分子單羧酸鹽的範例。分子二乙酸鹽則更加常見,幾個二乙酸鹽採用了中國燈籠結構。經過良好研究的範例包括二金屬四乙酸鹽(M2(OAc)4),如釩(II)乙酸鹽、銅(II)乙酸鹽、鉬(II)乙酸鹽和鉻(II)乙酸鹽。鉑二乙酸鹽和鈀二乙酸鹽顯示出 Pt4 和 Pd3 的內部結構,進一步說明了乙酸鹽配體穩定多金屬結構的趨勢。
許多方法可以合成金屬羧酸鹽。從先形成的羧酸出發,以下路徑已被證明可行:酸鹼反應、質子解離、氧化加成等。而從先形成的羧酸鹽出發,鹽交換反應也較為常見。可用於金屬羧酸鹽的另外一個合成路徑則是通過高碱金屬烷基的碳化反應來製備。
金屬羧酸鹽的一個常見反應是被更具碱配體取代。乙酸鹽是常見的離去基團。它們對質子解離特別敏感,這廣泛用於引入配體,置換羧酸。通过这种方式,八氯二鉬酸盐便由二鉬四乙酸盐生成。親核金屬的乙酸鹽被認為在協同金屬化脫質子反應中起到鹼的作用。然而,對於某些金屬的卡泊爾酸鹽,尤其是對於親電子金屬,經常會生成氧化物衍生物。
「金屬羧酸鹽在化學反應中往往扮演著多重角色,它們的多功能特性使得其成為有價值的化學試劑。」
許多羧酸鹽與過渡金屬形成複合物,烷基和簡單芳香羧酸鹽的行為與乙酸鹽相似。三氟乙酸鹽在單核複合物中則有所不同,因其通常為單齒型。
萘酸是從石油提取出的長鏈和環狀羧酸的混合物,能與過渡金屬形成疏水性複合物。這些金屬萘酸鹽在合成洗滌劑、潤滑劑、腐蝕抑制劑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工業上有所用途的萘酸鹽包括鋁、鈣、鈷和銅等的衍生物。
由氨基多羧酸鹽衍生的金屬羧酸鹽是一個商業上重要的系列,如EDTA4-。這些合成螯合劑也與氨基酸有關,成為更大氨基酸複合物的基礎。
金屬有機框架是由金屬羧酸鹽簇組成的多孔三維配位聚合物,這些簇通常與苯二酸和苯三酸的共軛基鏈相連。
有聲明指出「鈷羧酸鹽是工業上使用最廣泛的均相催化劑之一」,因其被用於從對苯二甲酸氧化 p-二甲苯。鈀(II)乙酸鹽則被認為是金屬介導有機合成中最廣泛使用的過渡金屬複合物。
金屬羧酸鹽的結構和應用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深入探討它們的特性或許能讓我們理解更多未來的科學技術進展。這些金屬羧酸鹽的隱秘結構究竟還隱藏著多少我們未知的奧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