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入21世紀之後,氣候變遷已成為澳洲面臨的重大議題。隨著氣候影響的加劇,澳洲的氣溫逐年上升,極端氣候事件如乾旱、野火、洪水等頻繁發生,生態系統和社會生活也受到深遠影響。
今年,澳洲的平均年溫上升幅度已超過1.5°C,並且未來50年內的氣候變化速度將可能是過去的兩倍。
在過去幾十年間,澳洲南部的降雨量已下降10至20%,而東南部也出現顯著減少的趨勢。預計未來的降雨會更加集中在夏季,冬季的降雨則顯著減少。這些變化不僅影響水資源的供應,也對農業、公共健康等領域的未來造成了重大挑戰。
研究顯示,2030年前,澳洲的年均氣溫預計將在1990年水平上增加0.4至2.0°C,而到2070年可能增加1至6°C。
不僅如此,氣候變遷對澳洲的經濟也帶來潛在的影響,特別是在農業方面。極端天氣事件的頻率上升意味著,農作物的收成將面臨更高的風險。而水資源的供應不足,必然將加劇對生態系統的挑戰。
澳洲的土著居民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尤其深重。由於歷史上的社會經濟劣勢,這些社群的生活方式和生存條件變得更加危險。對於生活在北部沿海的澳洲土著居民來說,「我們該留在這裡,還是搬走?」成為了關鍵的困擾。
許多社區面臨著在氣候變遷與水資源危機下生存的難題,這引發了有關如何保護這些脆弱生態的廣泛討論。
氣候變遷不僅是一個環境問題,更是一個國家責任。雖然澳洲的能源使用上仍高度依賴煤炭及化石燃料,但隨著可再生能源比例逐漸上升,政府亦提出了到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的承諾。儘管如此,澳洲在國際上氣候變遷表現遜色,成為眾多環境組織批評的對象。
對於氣候適應的需求,早在2007年的Garnaut評估中,就已經明確指出了這一點的重要性。然而,氣候變遷在澳洲政治中仍是一個分歧的話題,各級政府對氣候政策的實施和撤回往往充滿爭議。
據報導,在2019-2020年間,澳大利亞經歷了歷史上最嚴重的野火季節,對生態及動植物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嚴重的水資源短缺與頻繁的極端氣候事件不僅使澳洲的自然生態受到威脅,城市生活、公共衛生等多個方面也受到影響。許多重要的植物物種面臨著生存困境,氣候變遷導致生態系統的逐漸崩潰已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報告,澳洲的此次大火絕非偶然,其與全球氣候變遷息息相關。
在未來幾十年內,隨著氣溫持續上升,極端天氣的頻率將進一步增加。熱浪、濕氣及降雨模式的變化都將成為未來生活的一部分,而澳洲的生態系統也勢必面臨更嚴峻的考驗。
面對如此嚴峻的氣候挑戰,社會各界已高度關注與支持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如一些環保團體和公民社會運動,呼籲政府採取緊急行動,面對即將發生的生態破壞和社會危機。
最終,隨著氣候變遷影響的加深,我們不禁要思考:未來的澳洲將如何在這場氣候危機中求生存、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