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弗雷德·君特(Manfred Günther),生於1948年,是德國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專精於青少年、暴力預防及社會治療方法。他的職業生涯跨越數十年,其工作的核心圍繞著心理健康及教育改革,不僅在德國,也對其他國家的教育系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君特的專業背景和其對社會問題的關注,使得他成為當前許多教育改革的關鍵人物之一。
君特強調教育應重視心理健康,並認為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學生學習和發展的基礎。
君特的職業生涯始於德國的博赫姆,當時他受到了著名心理學家的影響,這些影響為他的職業道路奠定了基礎。他於1974年獲得學位後,進一步開展了其在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研究,成為一名經濟與工作教師以及學校心理學家。他對認知行為療法的信念促使他在教育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社會治療方案。
君特的專業經歷相當豐富,他在1977年成為一所私立治療性寄宿學校的主任,這一角色使他能夠直接接觸到有特殊需求的學生。1979年,他開始了解美國的輔導模式,並創立了針對青少年的諮詢機構“JOKER”,這個機構專注於幫助那些在教育體系中遭遇困難的年輕人。
君特在其工作中始終認為預防暴力和干預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2003年至2006年間,君特投身於德國犯罪預防論壇,聚焦於學校中的暴力預防工作。這一期間正值德國面臨一系列校園暴力事件,他的研究為各級學校制定安全政策和心理健康計畫提供了重要參考。君特與多個德國教育部門合作,發展社會工作課程,融入心理健康促進的理念,對於減少學校內的暴力事件、增進學生心理健康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當前的2024年,君特正在為Springer Nature撰寫一本名為《現代調解方法 - 簡明》的書籍。這本書將基於他多年來在教育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旨在為教育從業者提供涉及社會心理的實務指南。
曼弗雷德·君特的職業生涯展現了教育與心理健康之間的緊密聯繫,他的努力不斷推進德國的教育改革。他的工作不僅改善了無數學生的生活,也為許多教育者提供了價值深遠的實踐和指導。當我們回顧這些變化時,我們不禁要思考:在當今快速變遷的教育環境中,心理健康的重視程度足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