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快速演進的半導體行業中,矽絕緣體技術(SOI)逐漸成為改變微電子學面貌的重要力量。這一技術透過在矽—絕緣體—矽基底上製造半導體裝置,不僅降低了寄生電容,同時提升了性能,成功地推進了微電子設備的持續小型化。
以SOI為基礎的裝置不同於傳統的矽製裝置,因為矽接面位於電絕緣體之上(通常為二氧化矽或藍寶石),這讓SOI能在多種微電子設備中發揮其獨特優勢。
SOI技術是針對繼續小型化微電子設備的多種製造策略之一,通常被稱為「延續摩爾定律」或「更多的摩爾定律」。SOI技術相對於傳統的矽(薄層CMOS)處理的報導利益包括:
從製造的角度來看,SOI基板與大部分傳統製造過程兼容,這使得SOI的過程可以在不需特殊設備或重大重組現有工廠的情況下實現。
SOI MOSFET是一種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其半導體層(如矽或鍺)形成在絕緣層上。SOI MOSFET裝置主要用於計算機行業,並具備兩類型的SOI裝置:部分耗盡SOI(PDSOI)和完全耗盡SOI(FDSOI)MOSFETs。
基於SiO2的SOI晶圓可以通過多種方法來生產,包括SIMOX、晶圓鍵接和不同的種子方法等。這些製造技術的使用,能在微電子領域中實現SOI技術的潛力。
例如,法國公司的Smart Cut方法利用了離子植入和控制剝離技術,以決定最上層矽膜的厚度,這一直是推動SOI技術的一個亮點。
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IBM開始在高端微處理器中使用SOI技術,隨著AMD和Freescale的跟進,SOI技術逐漸被應用於多款微處理器上。然而,Intel仍持續使用傳統的CMOS技術面對其每一個工藝節點。
另一方面,SOI技術對於高性能RF應用的潛力,自1990年以來就開始逐漸被認識,特別是在手機和無線電收發器領域的應用上,受到了廣泛的重視。
儘管SOI技術在微電子領域展現了巨大的潛力,但其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是生產成本的增加。即便如此,根據市場研究未來幾年SOI市場的成長預期仍然為其注入了信心。
那麼,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是否能夠在揭開SOI技術的潛力中,找到隱藏的商機和挑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