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範圍內,酒精是第二種最常消費的精神活性物質,僅次於咖啡因。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酒精列為一種有毒的、精神活性的、依賴性產生以及致癌的物質。近年來,醫學界對酒精的消費和其對健康的潛在風險表示越來越大的擔憂,尤其是酒精與癌症之間的聯繫引起了眾多專家的重視。
“我們要重新思考酒精消費的安全範圍,甚至最小的攝取量也可能對健康構成威脅。”
酒精的影響不應被小覷。研究表明,長期的飲酒習慣與多種疾病有關,包括肝病、心血管疾病,最嚴重的是各種癌症。根據2018年WHO的全球酒精與健康狀況報告,酒精再次被確認與200多種健康問題相關,從酒精肝病到癌症,無不提醒我們酒精對健康的潛在危害。
“沒有安全的飲酒量”是WHO在其2023年報告中給予的最新警示,這意味著自第一口酒的消費開始,對飲酒者的健康風險就已經啟動。
在當前的公共衛生對話中,各國公共衛生機構也開始逐漸響應WHO的建議,提倡完全戒酒或大幅減少酒精的消費量。特別是年輕一代,在享受社交的同時,也在更積極地探索不喝酒或減少喝酒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變化可能會對未來的飲酒文化產生深遠影響。
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的定義,酒精被歸類為第1類致癌物質,這意味著它對人類的致癌風險被認定是確定的。這一認定源於大量的流行病學研究結果,表明即使是少量的酒精攝取,也可能增加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如乳腺癌、肝癌和結腸癌等。
“飲酒習慣與癌症風險之間的關聯性不容忽視,諸多研究表明,長期飲酒會顯著增加癌症的發病率。”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酒精消費的風險並不僅局限於重度飲用者。即使是所謂的「輕度」或「適度」飲用者,同樣面臨著健康風險。WHO的數據顯示,幾乎所有飲酒者無論飲用量小,每一滴酒都可能伴隨著健康隱患。這引發了對社交飲酒文化的反思,讓人不禁思考:我們所謂的放鬆或社交究竟是否值得冒這樣的健康風險?
隨著對酒精風險的認識加深,公共衛生策略已經開始朝著減少酒精消費的方向發展。不少國家和地區的衛生單位呼籲人們減少酒精的攝取,甚至提倡與酒精無關的社交方式,如“乾淨約會”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這不僅可以減少健康風險,還能促進情感交流的質量。
“即便是最少量的酒精攝取也會與健康風險上升有關,無論是當下還是未來,減少酒精攝取變得越發重要。”
儘管酒精在很多文化中擔任著社交潤滑劑的角色,但我們必須清醒地意識到酒精不僅是欢乐的源泉,它的危險與風險也不容忽視。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中,隨著對健康的關注上升,尋找健康的替代品或許將成為新一代的潮流。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是否應該重新審視自己的酒精消費方式,並思考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酒精潛在的致癌風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