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技巧是一種激勵創造行動的方法,無論是在藝術還是科學上,這些技巧都專注於創意的各個方面,包括想法產生和發散思維、問題重新框架的技巧以及情感環境的變化等等。這些技巧可以用作解決問題、藝術表達或治療的輔助工具。有些技術需要兩人或更多組成的團隊,而其他技術則可以單獨完成。
隨機技巧是一種常見的藝術創作方法,尤其是在音樂、藝術和文學中找到其身影。
較顯著的隨機技術之一是Aleatoricism,這意味著將隨機元素融入創作過程。在1979年,安迪·沃達製作了一部名為《Chance Chants》的電影,這部電影的創作過程完全依賴於擲骰子或擲硬幣。同樣,在音樂方面,前衛音樂家約翰·凱奇利用周易來決定音符的排列,結合恆星圖與空白樂譜,透過擲骰子創作相應的音樂重疊,以及準備依賴表演者即興決定的開放式樂譜。其他隨機實踐的方式還包括擲硬幣、從帽子中抽取物品或從字典選取隨機詞語。
這種信機方法還表現在所謂的“挑釁”(provocation)過程中,最初由愛德華·德·波諾引入作為研究輔助。這種方法旨在通過從參考書中隨機選取的單詞,引導出創新的寫作理念,進而促進創造性連結的劇情發展。對於這一過程,理查德·瑞斯塔克指出,腦中兩千億個互連的神經細胞能夠產生大量的長期聯結可能性和創造性互動。
即興創作是一種不需預先準備的創作過程,可以是口語、書面或音樂形式。無需準備的即興創作有時稱為即時創作,它能引導發現新的行動方式、新的思維模式或結構。許多藝術家使用即興技巧來促進創造性流動。
即興劇是一種即興表演的劇場形式,演員利用即興演技技巧進行自發表演。
在即興劇中,聆聽、清晰度、自信和本能反應被視為重要技能,這些技能對於演員的發展尤為重要。另一種即興的形式即是自由即興,每種音樂類型的音樂人都能夠隨即興作曲,這種即興音樂並不受限於特定的風格。當代音樂家安東尼·布拉克斯頓和西塞爾·泰勒就是自由即興的佼佼者。
在問題解決的上下文中,隨機字詞創造技術可說是最簡單的技術之一。當一個人面對問題時,隨機生成的單詞希望能夠引出問題的聯想和潛在解決方案。
隨機圖像、聲音或文章也可以作為創意引導或挑釁的工具。
許多問題解決工具和方法論旨在支持創造力,例如TRIZ(從工具衍生而來的理論)和創造性問題解決過程(CPS),這是一種複雜策略,亦稱為奧斯本-帕內斯過程。此外,愛德華·德·波諾的側向思維、六頂思考帽和其他經典的創造性方法也在許多社會過程中應用。
多項研究確認,分心實際上會提高創造性認知。一項研究發現,非要求性分心能提升作品使用常見物品的潛力,並且這一過程能夠促進創造性孵化。適中的背景噪音亦是一個有利於分心的變數,研究者證明中等音量的噪音能誘發抽象認知,進而提升創造性。
研究顯示,行走能夠增加創造力。
一些人指導利用快速進入睡眠的過程來提高創造力,像薩爾瓦多·達利在入睡時會握著一把鑰匙,當他進入深度睡眠時,鑰匙會掉落來喚醒他,助他記住潛意識中的想法。
研究顯示,執行30分鐘的冥想能顯著提升創造力。這類冥想讓情緒調節更為靈活,從而提高了創造性表現。
當然,創意並不只是依賴於技巧和方法,而是一個複雜而神秘的過程。擲骰子的隨機性是否真的能引發更深的創意流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