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身體形狀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具有精緻的細節和功能。人們的體形主要由骨骼結構的塑造以及肌肉和脂肪的分佈所定義。人體的骨骼結構在達到成年後僅有微小變化,通常在13至18歲之間成長完成。當長骨的生長板閉合時,身體就不再成長。雖然各個體型因性別而異,但尤其是女性的體型在文化歷史上有較為複雜的背景。
身體形狀的測量和評估科學被稱為人類測量學。
青春期期間,男性和女性身體的差異為生殖目的而發生變化。成年人之間,肌肉質量可能因為運動而變化,脂肪的分佈也可能由於荷爾蒙變化而改變。遺傳基因在身體形狀的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
由於睾酮的作用,男孩在青春期期間可能會發展出這些面部骨骼特徵:更突出的眉骨、較大的鼻骨、更粗的下巴,以及較高的面部寬高比。雖然一些研究對此提出質疑,認為睾酮可能減少男性的顴骨突起。由于女性的睾酮含量約為男性的1/15,這令女性的面部特徵不如男性顯著,面容更接近於未成熟的兒童。
骨骼結構為整體身體形狀提供框架,在成熟後幾乎不會改變。一般而言,男性的平均身高較高,但在進行身體形狀分析時,通常會根據身高進行標準化。每根骨頭的長度是恆定的,但隨著骨頭的運動,關節角度會改變。
青春期期間,女性的髖骨會變寬,雌激素(女性的主要性激素)引起骨盆的擴展,這是性別分化的一部分。因此,女性的髖部一般較寬,有助於分娩。女性的骨盆較平坦、圓潤且比例較大,使胎頭在分娩期間順利通過。
女性的骨盆骶骨較短且較寬,並且更向後指向,這有時影響她們的行走方式,導致髖部擺動。髖部通常在青春期後更寬於肩部,但並非所有女性都遵循這種第二性徵的刻板印象。
男性在青春期過程中肩部變寬,這是睾酮影響的結果,並促使肋骨擴展。
身體形狀受到脂肪分佈的影響,而這又與性激素的當前水平有關。與骨結構不同,肌肉和脂肪的分佈可能會隨著飲食習慣、運動和荷爾蒙水平的變化而變化。
雌激素使女性的脂肪被儲存於臀部、大腿和髖部。當女性進入更年期時,卵巢產生的雌激素下降,脂肪會從臀部、大腿轉移至腰部。此時脂肪的分佈會變得與男性類似。
因此,女性通常有相對較窄的腰部和較大的臀部,形成更低的腰臀比,與男性相比,這使得她們的臀部在視覺上更為寬廣。
睾酮有助於增加和維持肌肉質量。平均而言,男性的睾酮水平比女性高出約5到20倍,這使男性在自然和生物學上能夠獲得更多的肌肉量和體積。然而,女性也能通過自然提高睾酮水平來增加肌肉質量。
女性的胸部因功能性乳腺而生,這些乳腺在青春期受到多種荷爾蒙的影響而發展。乳腺不包含肌肉組織,女性胸部的形狀受年齡、遺傳因素和體重影響。在更年期後,女性的胸部往往會因為脂肪的增加而變得更大。
超重或過輕都會影響人體的形狀、姿勢和行走方式,這通常用身體質量指數(BMI)來衡量。BMI低於18.5被歸類為過輕,18.5至24.9為理想,超過24.9則為超重。
身體形狀影響姿勢和步態,在社會交往中有很大的吸引力。身體的形狀暗示了個體青春期荷爾蒙水平,這進而與生育有關,也顯示出目前性激素的水平。良好的身體形狀通常反映著良好的健康狀況。
根據加拿大心臟與中風基金會的研究,某些身體形狀(如“蘋果型”)增加了健康風險,這些人比起以臀部和大腿為主(“梨型”)的人,在高血壓、2型糖尿病和高膽固醇的風險上更高。英國國立健康與護理卓越研究所建議,所有年齡層都應注意腰圍與身高的比率,這一規則不受性別、種族或BMI影響。
為了健康和身體的健美,進行各式各樣的運動是必要的。人們普遍認為,針對特定部位的運動能減少該部位的脂肪,然而這種觀念已被證明是錯誤的。這些運動可能改變身體形狀,但脂肪的減少並不特定於某一位置。
男女身體形狀的社會文化象徵具有深遠意義,身體的吸引力往往與性別特徵緊密關聯。研究表明,BMI、腰臀比和特別是男性的腰胸比在女性心目中都變得更具吸引力。
女性身體尺寸的分類主要基於胸、腰、臀的周長,並使用不同的術語來描述各種體型:例如V型、沙漏型、蘋果型、梨型等。
身體形狀既受到生物學和遺傳的影響,也深受文化及社會期望的塑造。隨著時代的變遷,對於身體的認知和期待是否也會隨之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