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的國際發展中,參與式評估作為一種嶄新的計劃評估方法,越來越受到重視。這種方法不僅關注計劃的投入和產出,更強調所有利益相關者的積極參與,包括提供者、合作夥伴、受益者及其他有興趣的方。
所有相關者共同決定評估問題的框架,並一起確定如何衡量計劃的成果與影響。
參與式評估被譽為草根發展的新潮流,讓地方利益相關者在發展過程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這一方法中,地方的知識不再被忽視,反而成為評估成功的基石。地方利益相關者包括地方政府、非政府組織、公民社會組織及普通市民等,這些「當地人」對於社區的需求有著更深刻且具體的認識。
與以往的方法相比,參與式評估允許更多的聲音被納入評估過程中,這能促進更準確的成果和可持續的發展。
傳統的評估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量化的,主要關注捐助者的需求和可測量的指標。然而,參與式評估為多元的意見提供了空間,顯著提升了發展計劃的監測與評估的準確性,並促進了更加可持續的成果,讓所有影響計劃的相關者都能提供反饋,在理想情況下,這些反饋會被認真考慮和實施。
參與式評估不僅是在國際發展中被廣泛應用,還延伸至人道干預及援助活動,這提升了透明度、問責制和學習機會。參與式評估的方法可依據不同的情況進行調整,項目能在評估過程中讓利益相關者全程參與,或是在必要時開會討論,甚至透過訓練使得利益相關者了解到如何進行發展倡議。
在這樣一個以參與為核心的方法中,確保正確的利益相關者被納入評估是首要挑戰。不同利益團體間的價值觀和目標可能出現衝突,使得資料收集和實踐方法的選擇變得困難。另一個挑戰在於如何維持權力動態的平衡,因為評估團隊作為項目團隊的一部分,通常在權威上占有優勢,這可能會導致結果的偏差。
參與式評估的優勢顯而易見,它能夠確定與當地相關的問題,提升計劃的表現,賦予參與者權力,並發展領導能力和團隊合作。同時,它也有助於持續的組織學習與成長。
優勢包括:識別當地相關問題、改善計劃表現、提升參與者權力、培養領導者和建設團隊、持續組織學習與成長。
然而,這種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如需投入大量時間與承諾,對資源的需求較大,並可能需要進行衝突解決。這些挑戰可能會讓某些發展項目望而卻步,但如果能夠有效應對這些問題,參與式評估的長期益處將不可小覷。
此方法的特徵包括利益相關者的焦點與擁有權、協商的過程以及靈活的實施。這一特性使得參與式評估成為一種社區導向的參與式研究,期望評估的結果能夠被應用,而不僅僅是在計劃資助者的架子上積灰塵。這種方法受到聯合國的推崇,並在包括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在內的多個國家的發展計劃中得到廣泛應用。
參與式評估是一種社區基礎的參與式研究,期望不僅僅讓評估結果靜靜地躺在資料夾中,而是讓它們真正發揮影響力。
面對日益複雜的全球挑戰,如何在發展計劃中更有效地運用參與式評估的方法,並真正實現利益相關者共同參與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