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drotalcite,或稱völknerite,是一種層狀雙氫氧化物(LDH),其通用化學式為Mg6Al2CO3(OH)16·4H2O。這種化合物因其外觀類似於滑石(talc)且含有豐富的水分而得名。Hydrotalcite擁有多種結構,其中包含鬆散的碳酸根離子,使其在廢水處理和核燃料再處理等領域具有應用潛力。
Hydrotalcite首次於1842年在挪威Snarum的蛇紋石-鎂礦沉積物中被描述。它作為改變礦物出現,可以與蛇紋石、白雲石和赤鐵礦共生。Hydrotalcite的層狀結構具有多層堆疊方式,形成三層菱形結構(3R多型體)或兩層六角形結構(2H多型體),後者以前被稱為manasseite。這兩種多型體通常會互相交錯,以形成更複雜的結構。
Hydrotalcite被研究作為捕獲碘離子的潛在材料,以便清除長壽命的129I(T1/2 = 1570萬年),以及其他在核燃料廢物中存在的裂變產物,如79Se和99Tc。然而,碳酸根離子在其層間的容易取代使得選擇性係數對於陰離子交換並不理想。另一個挑戰是奈米材料的長期穩定性,必須在地質時間尺度上生存。
層狀雙氫氧化物(LDH)以其陰離子交換特性而著稱,Hydrotalcite便是這樣的一種材料。它廣泛應用於環境修復和污染物去除,能夠有效捕捉水中有害陰離子。
Hydrotalcite在醫療方面也被用作抗酸劑,如Maalox(鎂鋁氧化物),該產品能夠幫助緩解胃酸過多造成的不適。
在廢水處理方面,通過制備Hydrotalcite來處理礦業和其他廢水,通常能產生比石灰更少的污泥。在某些測試中,最終污泥減少高達90%。這一變化不僅改變了水中鎂和鋁的濃度,還提高了水的pH值。當結晶形成時,它們會捕捉其他廢物,包括鈷、稀土元素、陰離子和過渡金屬。這種混合物可以通過沉降、離心或其他機械手段去除。
Hydrotalcite的結構與其環境應用密切相關,無論是在核廢料管理、污水處理還是在醫療領域,它所展現出的潛力预示着一種可持續的未來。然而,隨著環境問題的日益嚴峻,我們是否能更深刻地理解這些自然礦物的真正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