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細胞(adipocytes)的形成,即脂肪生成(adipogenesis),是從幹細胞轉變為脂肪細胞的過程,這一過程分為兩個階段:命運決定和終末分化。在命運決定階段,間充質幹細胞轉變為脂肪前體細胞,這些脂肪前體細胞也被稱為脂肪母細胞(lipoblasts)或前脂肪細胞(preadipocytes),失去了分化為其他類型細胞的潛能,如軟骨細胞(chondrocytes)、肌肉細胞(myocytes)和骨母細胞(osteoblasts)。隨後,在終末分化階段,前脂肪細胞進一步轉變為成熟的脂肪細胞。
脂肪細胞在動物體內儲存著最大的能量儲備,以甘油三酸酯形式存在。
這一過程受到多種荷爾蒙的調控,當能量攝取超過能量消耗時,脂肪細胞會膨脹,而當能量消耗超過攝取時,則會發生能量釋放。胰島素是促進膨脹的荷爾蒙,而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以及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則促進能量的釋放。
脂肪生成是一個嚴密調控的細胞分化過程,從間充質幹細胞轉變為前脂肪細胞,然後再轉變為成熟的脂肪細胞。這一過程涉及基因表達模式的變化,多能性基因表達轉變為細胞型特異性基因表達。因此,轉錄因子對於脂肪生成至關重要。
轉錄因子PPARγ和C/EBPs是脂肪生成的主要調控因子。
這些轉錄因子促進成熟脂肪細胞特徵的基因表達,與其他來源的細胞相比,脂肪細胞的體外分化過程實際上重現了生物體內分化的特徵。成熟的脂肪細胞有著生長停滯、形態變化、脂質合成基因的高表達,以及脂肪因子的生成,如脂聯素(adiponectin)、瘦素(leptin)和TNF-alpha等。
在體外研究中,通過使用已經承諾的前脂肪細胞系,例如3T3-L1或3T3-F442A細胞系,或從白色脂肪組織中分離的前脂肪細胞來進行脂肪生成的研究。這一過程通常捨棄生長,並伴隨著早期事件的發生,如形態上的變化和轉錄因子C/EBPβ及C/EBPδ的誘導。
PPARγ是脂肪生成的主要調控因子,對於胚胎幹細胞分化為脂肪細胞是必需的。
在增長停止的第二階段,PPARγ和C/EBPα的兩個關鍵轉錄因子被表達,這些因子促進成熟脂肪細胞特徵基因的表達,包括胰島素受體和脂肪酸合酶等。這一過程導致脂質小泡的積聚,標誌著細胞的成熟。
雖然PPARγ和C/EBPα是脂肪生成的主調控因子,但也有其他轉錄因子在分化過程中起著作用。脂肪細胞決定和分化因子1(ADD1)和類固醇調控元件結合蛋白1(SREBP1)能夠通過生成內源性PPARγ配體或直接促進PPARγ的表達來激活PPARγ。
Wnt/β-catenin信號通路抑制脂肪生成,促進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肌肉細胞和骨細胞。
此外,減少的脂肪生成在肥胖人群中是由於脂肪組織中衰老細胞的增加,而非幹細胞或前體細胞數量的減少。這一事實展示了衰老細胞在調控脂肪生成中的潛在影響。
內分泌系統中的產品如胰島素、IGF-1、cAMP、糖皮質激素和三碘甲狀腺素有效地誘導前脂肪細胞的脂肪生成。胰島素通過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IGF1)受體信號通路來調控這一過程,從而促進與終末分化相關的轉錄因子的誘導。
骨形態發生蛋白(BMPs)也能夠促進前脂肪細胞的分化,顯示出多種信號通路對脂肪生成的影響。
然而,BMP2則能夠刺激多能性細胞的命運決定,甚至透過不同的受體異構體促進骨生成。這裡面顯示出各種因子之間錯綜複雜的相互作用,進一步強調了調控脂肪生成的多面性。
脂肪細胞的形成是我們理解能量平衡與代謝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社會生活方式的變化,肥胖成為越來越普遍的問題。我們該如何平衡脂肪細胞的形成與健康之間的關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