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94年,兩位德國科學家Dr. Hölzer和Bernhard Tollens,無意中發現了尿素甲醛樹脂(Urea-formaldehyde, UF)的合成過程,標誌著這種材料的誕生。這一切的開始,至今仍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尿素甲醛樹脂因其優越的性能和廣泛的應用,逐漸成為現代制造業及農業中的關鍵材料。
1884年,當Dr. Hölzer正與Tollens合作進行化學研究時,他們並未察覺到尿素和甲醛的聚合反應會生成這種新型樹脂。在隨後的幾年中,許多科學家開始探索這種樹脂的結構並進行相關研究。
「尿素甲醛樹脂是當時化學界的驚喜,卻在更長的時間中逐漸被重視。」
1896年,Carl Goldschmidt對這一反應進行了進一步的研究。他在研究過程中獲得了一種近乎不溶的沉澱物,但其時未能意識到其實是一種聚合物的形成。在1897年,Goldschmidt更是將UF樹脂專利作為消毒劑使用,這為其後的商業化鋪平了道路。
尿素甲醛樹脂具有高抗拉強度、良好的剛性、優異的耐熱性和低吸水性等優點,它的Refractive index為1.55,這使其在許多工業領域中都備受青睞。
「UF樹脂的特性使其在林產業、建築和汽車等食品行業中應用廣泛。」
全球每年生產約2000萬公噸的尿素甲醛樹脂,其中超過70%用於林產業,如膠合板和粒料板的粘合劑等。由於其成本低、反應迅速、粘結強度高以及耐潮濕等特性,UF樹脂被廣泛應用於裝飾薄膜、紡織品、造紙等領域,甚至在農業中作為緩釋肥料。
「尿素甲醛是農業中重要的氮源,以其慢釋特性著稱。」
在農業中,尿素甲醛化合物作為氮的緩釋源被廣泛使用。其分解速率與尿素甲醛鏈長度以及自然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動息息相關。最佳的微生物活動溫度為21至32攝氏度,大幅影響氨的釋放速率。
尿素甲醛泡沫絕緣材料的商業化始於1930年代。它的導熱性質使其在建築行業中受到青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環境的影響愈發引起人們的關注。
尿素甲醛樹脂的主要健康問題來自其釋放的甲醛。根據研究,當空氣中甲醛濃度達到3.0至5.0 ppm時,會引發呼吸道刺激等健康問題。這也導致多個地區對其使用進行了限制。
「對於使用尿素甲醛樹脂的場所,監控甲醛濃度至關重要。」
隨著對尿素甲醛樹脂的深入研究和更嚴格的環保要求,制程中的甲醛含量得到了逐步降低,這不僅改善了產品的安全性,也有效減少了對環境的影響。隨着科技的進步,尿素甲醛樹脂的未來發展仍然令人期待。這樣一個眾所周知的材料,未來還會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