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或在北美稱為鋁,是化學元素,其符號為 Al,原子序數為 13。 鋁的密度較其他常見金屬低,約為鋼的三分之一。 鋁對氧具有很高的親和力,當暴露在空氣中時,其表面會形成一層保護性的氧化物。 在外觀上,鋁類似於銀,無論是顏色還是反光能力都極其出色。 鋁是一種軟金屬,無磁性,且具延展性。 鋁的穩定同位素為 27Al,擁有很高的豐度,使得鋁成為宇宙中第十二常見的元素。
鋁的親氧性不僅讓其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更使其成為許多工業應用中的關鍵材料。 鋁的氧化物在自然界中與鋁同樣也很常見,對於生態系統的影響讓科學家們十分關注。
鋁的發現始於1825年,由丹麥物理學家漢斯·克里斯蒂安·厄爾斯特首次報導,而1856年法國化學家亨利·艾蒂安·聖克萊爾·德維爾進行了首次的工業生產。
隨著1886年霍爾-赫魯特工藝的開發,鋁開始進入大規模生產的時代,隨後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鋁成為航空業的關鍵戰略資源。 1954年,鋁成為最被生產的非鐵金屬,超過銅的產量。
在21世紀,大部分鋁被消耗在交通運輸、工程建設、建築及包裝中,這些應用彰顯了鋁的一個顯著特徵:輕量化。 儘管鋁在環境中普遍存在,目前尚無已知生物能夠代謝鋁鹽,但鋁對植物和動物來說是良好的耐受性,這引發了關於生物角色潛力的研究。
鋁的物理特性適合多種應用。其原子配置為 [Ne] 3s2 3p1,這意味著它具有三個外層電子,可在多種化學反應中放出這些電子。 鋁的電子親和力為 1.61,顯示出它在金屬元素中較高的化學活性。
由於鋁的原子半徑,鋁在合金中表現出優越的機械性能,其延展性範圍為50%到70%。
鋁金屬的外觀從銀白色到暗灰色不等,取決於其表面粗糙程度。 鋁是所有金屬中對於近紫外線與遠紅外線的反射率最高的金屬之一,幾乎與銀相當。
鋁的高親氧性使其在化學反應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鋁與氧的結合形成了鋁氧化物,並能在高溫下作為還原劑發揮作用。 鋁粉與液氧的接觸會引起劇烈反應,顯示出鋁在熱能產生方面的潛力。
鋁中的化學行為多樣,從與非金屬的結合到形成多種金屬間化合物。
鋁的氫氧化物在水中有助於澄清處理,使其在水處理工業中至關重要。 鋁的耐腐蝕性也使其在許多化學存儲容器中成為理想選擇。
鋁的性能在許多現代技術中受到了重視。從交通設施到新能源技術,鋁的應用遍布各行各業。 其輕質高強的特性使其在航天工業和運輸中成為核心材料。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受到重視,鋁的回收和再利用也成為當今的熱議話題,無疑為鋁的可持續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當人類不斷探索鋁與氧之間的關係時,我們是否能夠更好地理解其在未來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