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海豹(Monachus monachus)作為地中海中最稀有的脊椎動物之一,牠的生長過程一直吸引著生物學家的注意。根據2015年的數據,全球僧海豹的數量不到700隻,主要分布在地中海的幾個孤立亞群體中,尤其是在愛琴海、馬德拉群島以及西北大西洋的卡博布蘭科地區。作為唯一的僧海豹屬,牠們從出生時的80厘米(約2.6英尺)長,成長為成年後平均達到2.4米(約7.9英尺),這樣的成長速度讓人嘆為觀止。
這種海豹的雄性平均體重為320公斤(710磅),雌性則為300公斤(660磅),體重範圍從240公斤到400公斤(530到880磅)。
僧海豹的幼崽在出生時約為1米(3.3英尺)長,重約15-18公斤(33-40磅),皮膚上覆蓋著1-1.5厘米長的深棕色或黑色毛髮。成年海豹會定期脫毛,每年的顏色變化使牠們的外觀充滿神秘感。
僧海豹的繁殖行為仍然缺乏深入的瞭解,根據2020年的統計,全球約有500對僧海豹存活。科學家們推測,僧海豹的雄性具有很強的領土性,妨礙交配的行為時有發生。雖然僧海豹在一年中的任何時候都可以交配,但九、十、十一月份的出生高峰仍然是明顯的。
由於此類海豹在誕生後會依賴其母親進行哺乳和保護,因此會面臨相當高的死亡率,研究顯示,九月至一月間出生的幼崽存活率只有29%。
這樣的現象部分是由於海浪劇烈,對於幼崽產生威脅。而在獲取安全環境的考量下,雌性僧海豹可能會選擇中止懷孕,這也無形中降低了海豹的數量。母海豹在育幼時會儲存的脂肪儲備,以供哺乳時使用。
僧海豹是日行性動物,主要以魚類和軟體動物為食,尤其以章魚、魷魚和鱸魚為主,每天的攝食量可達3公斤。雖然牠們通常在淺海域進行捕食,但也會潛至250米深的海域,以滿足其獵食需求。
隨著時間的推移,僧海豹的棲息地也發生了明顯變化。早在20世紀以前,這些海豹在開放的沙灘上聚集繁殖,但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最後僧海豹轉向難以到達的海洞進行避難和繁殖。
在這些隱秘的海洞中,海豹的幼崽雖能避開掠食者的威脅,但嚴峻的海暴卻成為對牠們存活的重大挑戰。
僧海豹主要分布於克羅埃西亞、塞浦路斯、希臘和土耳其的地中海海域,並在大西洋的毛里塔尼亞和西撒哈拉地區發現。牠們的總體數量之少,使其被列為瀕危物種。根據調查,僧海豹在部分地區已經面臨地方性的絕種。
在卡博布蘭科地區,該地目前是全球僧海豹的最大單一生存族群,然而在1997年,該地出現的集體死亡事件提醒我們,這一物種的未來依然非常脆弱。
由於漁民對僧海豹的仇視和對於網具的破壞,當地人對保護僧海豹的意識仍有待提升。但自1970年代以來,各類組織和機構已積極展開保護行動,並取得了顯著成效。希臘的阿洛尼索斯海洋公園成為了首個專門為保護僧海豹而設定的區域,這點讓我們看到了青睞於這一特殊物種的希望。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人類的威脅依然存在:旅遊業的發展、城市化的擴張以及污染問題等等。要真正保護這些珍貴的海洋哺乳動物,需要更為圓融、全方面的行動。
又有許多人關注著僧海豹的命運,未來的管理和保護措施是否能確保這個物種的存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