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地夫首都馬累的神秘歷史:為何曾被稱為“王島”?

馬累做為馬爾地夫的首都,擁有著神秘而悠久的歷史。根據2022年的統計,馬累的人口達到211,908人,卻僅僅座落於8.30平方公里的面積上,因此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這座城市是馬爾地夫的政治、文化和經濟中心,擁有眾多歷史遺跡和特色建築。

傳統上,馬累被稱為“王島”,是古代王朝的統治中心,直到1968年廢除君主制。那些曾經的壯麗建築,如皇家宮殿和防禦堡壘,如今僅存唯一的馬累清真寺。

馬累的島嶼與城市結構

馬累市由中央島馬累、機場島胡胡萊,以及其他五個島嶼組成。馬累中央島是城市的核心,擁有商業港口,並是全國商業活動的中心。隨著城市的擴張,馬累的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尤其在過去幾十年內通過填海造地,使得城市的規模大幅增長。

歷史上,馬累的居民多數居住在小型房屋或公寓中,面臨著擁擠的居住環境。如此情況下,胡胡馬累的發展成為了解決住房問題的一部分。

馬累的歷史:從無王國到王島

馬爾地夫群島以首都馬累為名,這與其悠久的歷史息息相關。最早的居民据信是來自於現代印度次大陸和斯里蘭卡的德拉維達人。文獻記載表明,馬累的早期居民生活在一個由地方首領統治的社會中,直到北方的王子科伊馬拉的到來改變了一切。

而馬累這個名稱,也被認為是源自於當地漁民用來描述島嶼的流傳故事,特別是魚驗出血腥味的“ maa ley gandeh”。

馬累的經濟發展

作為馬爾地夫的首都,馬累的經濟主要依賴於旅遊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8%。在全球化背景下,馬累已經成為許多國際企業和機構的據點,吸引著大量的外國工人和專業人士前來工作。

在城市的基礎設施方面,馬累亦被不斷地擴建和改善,以應對快速增長的城市人口。

從王島到現代城市的變遷

馬累在17世紀建立城牆以保護城市,但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造和重建。1968年,隨著君主制的廢止,馬累的城市面貌發生了決定性的變化,舊有的皇家宮殿和防禦設施逐漸被拆除,而城市的現代化建設逐步展開。

結語

馬累的歷史不僅反映了馬爾地夫的文化演變,更是全球化潮流下城市發展的重要縮影。隨著人口的快速增長和城市的持續擴展,馬累將如何塑造其未來?

Trending Knowledge

從古代到現代:馬累的王宮遺跡隱藏著什麼秘密?
馬累,作為馬爾地夫的首都和最繁華的城市,擁有著211,908的居民(2022年數據),在面積僅8.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成為全球最高密度的城市之一。這座城市坐落於北馬爾阿托的南邊,歷史悠久,其發展與古代王宮的遺跡息息相關。 <blockquote> 「曾經,馬累是一座城牆環繞的城市,隱藏著無數故事和秘密。」 </blockquote> 馬累的地理與歷史背景 馬累地理上雖然屬於卡夫阿托,
馬累的建設奇蹟:城市如何在狹小的土地上蓬勃發展?
馬累,作為馬爾地夫的首都和人口最多的城市,面積僅有8.30平方公里,卻擁有超過210,000的居民,成為世界上最密集的人口城市之一。這座城市位於北馬累環礁的南邊,是個面臨強大挑戰的地區。馬累的建設奇蹟不僅在於其人口的急劇增長,更在於它如何在如此小的空間內發展出一個繁榮的都市環境。 <blockquote> 馬累是馬爾地夫經濟、文化和政治的中心,幾乎所有的商業活動都圍繞著這
馬累的文化融合:印度僑民如何影響這座城市的生活?
馬累,馬爾地夫的首都,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承載了豐富多元的文化。從古代的王國中心到今日的繁華都市,馬累的歷史和當前的社會結構深受印度僑民的影響。在這個小小的島嶼上,印度社群的存在不僅促進了經濟發展,也對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飲食及文化習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印度僑民的社會結構 根據最新的數據,馬累的印度僑民社區大約有27,000人,是該市

Respon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