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黎巴嫩古城比布魯斯(Biblos)的考古現場,考古學家的發現不斷揭開歷史的面紗。其中,阿希拉姆(Ahiram)的石棺便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案例。這尊石棺不僅展示了腓尼基藝術的巔峰,更為我們提供了關於古代寫作系統的寶貴線索。阿希拉姆的神秘木乃伊以及其石棺上雕刻的豐富符號、碑文吸引了學者們的持續關注,為何這位腓尼基王在數千年後依然如此引人入勝呢?
阿希拉姆的石棺被認為是腓尼基藝術的主要文獻之一,展現了早期鐵器時代的文化風貌。
阿希拉姆的石棺於1923年由法國考古學家皮埃爾·蒙特(Pierre Montet)在比布魯斯的王室墓地發掘而出。這次發現是在一次山崩後進行的,山崩露出了幾座腓尼基的王室墓葬。
這座阿希拉姆的墓穴深達十米,當中的發現為我們呈現了腓尼基王室的壯麗歷史。
專家分析指出,與阿希拉姆的石棺相關的物品能夠支持其早期時代的存在,這些物品主要可追溯至公元前13世紀與公元前11世紀。石棺的主場景展示了一位王坐在雕刻有翼獅的寶座上,面前有一位女祭司奉上蓮花。而在石棺的頂蓋上,兩名男性人物靜靜對峙著,兩者之間則坐著獅子。這些圖案的呈現強烈受到亞述文化的影響。
阿希拉姆的石棺年代的確定一直是爭論的焦點。即使許多學者一般將阿希拉姆的碑文認為是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產物,但針對其真正的年代學還存在不同的觀點。
有學者指出,部分物品的發現暗示著較晚的年代,約在公元前850年左右。
這種年代上的爭議不僅影響了對阿希拉姆的直接理解,也使得我們對該時期腓尼基文化的完整圖像產生了影響。
在阿希拉姆石棺的邊緣和蓋子上,可以找到一條38字的碑文,其使用的是古腓尼基方言。此碑文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腓尼基字母的例子。
碑文中出現的公式被學者們迅速認為有文學性,顯示出該寫作方式在當時已經相當普遍。
石棺的碑文內容暗示了某種形式的詛咒,展現了當時社會對於死亡與再生的觀念,也可能與某些宗教儀式有關。
阿希拉姆本人並未在歷史文獻中被正式記載為比布魯斯的王,他的繼任者伊索巴爾(Ithobaal I)才首次以“比布魯斯之王”之名出現。阿希拉姆的石棺及其內部文物引發了學者對早期腓尼基王朝的深入研究,特別是對於族譜的修正。
對於阿希拉姆的真正身份及其後裔的爭議仍在持續,這也不斷挑戰我們對古代腓尼基文明的理解。
要探討阿希拉姆與其時代的聯繫,我們不得不面臨的是一個更複雜的問題:他為何在古代歷史中如此重要,卻又幾乎不為人知?
在這個充滿神秘氣息的歷史背景下,阿希拉姆的故事提醒我們,許多被遺忘的歷史仍然潛藏在土壤之中,等待著未來的探索者去發掘。這位腓尼基王的木乃伊和石棺,究竟藏有多少未解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