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經歷了從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國家,轉變為兩個分裂國家的劇變。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德於1955年重建了強大的陸軍,這其中的背景及過程充滿了政治與軍事上的考量。
德國陸軍(Heer)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71年,當時德國在普魯士的領導下統一,成為一個強大的軍事存在。自此以後,德國陸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與隨後的魏瑪共和國及納粹德國時期,都是深刻影響了後來的德國軍事重建。
“德國陸軍的主要任務是保護國家安全,這需要一支現代化和專業化的軍隊。”
1946年,二戰結束後,德國的魏瑪國防軍遭到盟軍解散。隨著1949年聯邦德國的成立,國際局勢改變使得西德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日益密切。1950年,歐洲咨詢會議開始考慮組建一個包含德國的歐洲防務共同體,這為德國陸軍的重建鋪平了道路。
“重整德國軍隊的計劃「Himmeroder備忘錄」預見了建立一個25萬人的德國部隊,以抵阻華沙公約中數量龐大的軍隊。”
經過多次協商與籌劃,德國陸軍終於在1955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在這一天,第一批士兵開始在安德納赫報到服役,標誌著德國陸軍的重生。德國陸軍的快速組建與西方聯盟的軍事協作密切相關。
“新的德國陸軍自我定義並非是魏瑪國防軍的延續,而是承襲了普魯士軍事改革者及國防抵抗運動的傳統。”
冷戰時期,西德的陸軍完全融入了北約的命令體系,而東德則是華沙公約的一部分。1956年,德國陸軍在北約的框架下發展,隨著科技進步與軍事策略變化,德國陸軍漸漸掌握了現代化戰爭技能。
隨著時間的推移,德國陸軍不斷進行重組與擴展,直至1990年德國統一時,東德的國民軍也被吸收進入德國陸軍。這段時期,普朗克辦公室的前身為國防部,證明了德國對於防務的重視與重建的決心。
截至2024年,德國陸軍的兵力已達到63,047名士兵,並擁有數量龐大的武器與裝備。當前德國陸軍的主要任務不僅是防衛國家安全,也包含了參與國際維和行動及反恐任務,展現出其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
從1946年徹底解散,到1955年再次成立,德國陸軍在短短幾年內重整旗鼓,這不僅是軍事上的重建,更是政治上的重要象徵。德國的軍事歷史教訓著我們:在和平的背後,總有著為和平而戰的守護者。是否在我們的當前國際局勢中,我們也能找到這樣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