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腸道健康越來越受到重視,而益生菌作為調節腸道微生物組的關鍵因子,正在引起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關注。具體而言,益生菌是活微生物,當以足夠的數量攝取時,可以對宿主提供健康益處。這些微生物通常存在於發酵食品如優格、開菲爾和泡菜等中。然而,對於益生菌的真實效果,科學界仍有不少爭議。
益生菌的攝入在某些情況下被證明是有益的,比如緩解腸易激綜合症(IBS)的某些症狀。
據國際衛生組織(WHO)的報告,益生菌被定義為“當以足夠的數量給予時,能夠給宿主帶來健康益處的活微生物”。1905年,保加利亞醫生Stamen Grigorov首次發現了乳酸菌,這為現代益生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隨著時間的推移,俄羅斯諾貝爾獎得主Élie Metchnikoff提出的理論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他認為,消費發酵乳製品的保加利亞農民長壽的原因在於他們的腸道菌群。
這個觀點最終促進了益生菌的研究與發展,但也引發了對其健康聲索的科學驗證需求。
今日,益生菌被認為可以改善消化系統的健康,減少便秘和腹瀉,並可能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然而,並非所有的健康效益都有科學根據,某些主張如治療濕疹等,仍待進一步的證實。有鑒於此,消費者在選擇相關產品時應謹慎。
益生菌的效果往往是特定菌株和疾病特異性的,無法普遍適用於所有菌株。
據報導,全球益生菌零售市場的價值在2015年達到410億美元,其中 probiotics 補充劑和發酵乳產品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然而,歐洲食品安全局在2019年拒絕了多項商業製造商的健康聲請,因為缺乏充足的證據來證明其有效性。這導致益生菌的包裝標籤面臨更嚴格的規範,以避免對消費者造成誤導。
面對對腸道健康日益增長的關注,益生菌的研究前景依然充滿挑戰。消費者需要明白,益生菌並不是萬能的,正如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所指出的,許多製造商的健康聲稱常常缺乏足夠的科學支持。
在不斷進步的科學研究和消費者需求面前,益生菌的真正潛力是否能夠得到證實?
無論未來如何,保持腸道健康是否需要依賴益生菌,依然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